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相互转化 ——从道德的法律化到法律的道德化

发布时间:2022-01-01 20:39
  本文旨在探讨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这两种不同的秩序形式存在着的相互转化现象。本文认为,从历史上看,法律秩序的形成来自于道德的法律化,法律秩序尽管是一种现实的必然,但也不无缺憾。本文的研究试图得出结论:从人类发展的远景看,在法律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道德秩序是可能的,它就是通过法律的道德性的建立以及公民积极自愿的守法行为,实现法律的道德化,从而实现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自然转变。本文的引言部分包括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该部分的目的是指明写作本文的问题意识和写作方向:来自笔者对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发展前景的思考,以及对于人性发展的关注。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是本文写作的必须。因为本文涉及到的这些概念的含义在学术界并不统一,所以有必要指明本文中的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道德秩序、法律秩序这几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当然,本文并不认为有关概念存在着标准的含义,也不试图给出标准含义,仅仅是因为表达本文内容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界定。第二章主要是对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原因做出分析。本文认为道德秩序的存在是原始社会的秩序之源,随着利益以及道德的分裂,原始道德的统一性破...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相关概念诠释和辨析
    第一节 道德的法律化
    第二节 法律的道德化
    第三节 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
    第四节 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从道德秩序到法律秩序
    第一节 秩序及其演进
    第二节 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兴起:道德分裂和法律强制的产生
        一、原始社会没有法律的原因:道德统一性和利益一致性
        二、道德分裂和法律秩序的产生
        三、道德分裂、人性变迁和法律强制
    第三节 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现代目的:法律技术和生活确定性的追求
        一、资本主义和利己个人
        二、都市生活和陌生人社会
第三章 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方式:道德的法律化
    第一节 道德法律化的具体方式
        一、对法律内容的划分:伦理性内容和技术性内容
        二、从伦理、物理到法理
        三、道德向法律转化的具体方式
        四、强制力的诞生:道德法律化的外在保障
    第二节 道德法律化的表现形态
        一、不同道德类型的法律化
        二、道德向不同类别的法律转化
第四章 道德法律化的人文忧思
    第一节 人文世界的人性追求
        一、人文一词的含义
        二、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三、法律符合人性的发展吗
    第二节 法律的生活与道德的生活
        一、主动服从道德的积极生活与被迫服从法律的消极生活
        二、基于情感的生活与基于理性的生活
        三、着眼于和谐的生活与着眼于公平的生活
    第三节 道德的法律化与人性的异化
第五章 道德法律化的法律难题
    第一节 普遍性道德的虚无和法律道德根基的亏空
        一、自然法:法律的道德基础的奠定
        二、法律道德根基的亏空:道德相对主义及其实证主义
    第二节 道德的碎片化和法律的整体性的破裂
        一、个人主义与道德的碎片化
        二、法律整体性的破裂
第六章 道德秩序能否重建:从道德的法律化到法律的道德化
    第一节 道德法律化的现实需要和法律秩序的缺憾
        一、人性的败坏
        二、法律的明确性
        三、道德的脆弱性
    第二节 从道德的法律化到法律的道德化
        一、从道德的法律化到法律的道德性
        二、从法律的道德性到法律的道德化
    第三节 从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转化的可能性
第七章 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之一:法律的道德性
    第一节 道德的划分: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
    第二节 法律的内在道德性
        一、内在道德与道德真理
        二、法律的内在道德性与情理
        三、法律的内在道德性的实现:情理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法律的外在道德性
        一、法律的外在道德性和道德的整体性
        二、道德与法律的体用关系
第八章 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之二:法律的道德化
    第一节 守法义务的实现:法律道德化的桥梁
        一、守法义务的产生
        二、守法义务的实现:从"必须"到"应当"
    第二节 守法:从权利主张到守法义务
        一、权利本位的前提
        二、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在道德上的差异
        三、从权利主张向守法义务的过渡
    第三节 人性转变和道德秩序的实现
        一、法治社会里的人性状态
        二、从低度法治到高度法治再到德治
        三、道德秩序下的人的自由与解放
第九章 法律道德化的实现机制:知行合一
    第一节 道德领域和法律领域中的知行合一
        一、从道德真知到道德行为:道德领域内的知行合一
        二、从知法到行法:法律领域内的知行合一
        三、两种不同的知行合一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 知行合一与法律的道德化
        一、从知法与行法的合一走向法律的道德化
        二、法律道德化是道德践履的过程
第十章 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相互转化的基础
    第一节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共性
        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二、法律与道德的共性
    第二节 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相互转化的枢纽:正义
        一、正义(公正):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
        二、正义是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基本出发点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J]. 孙莉.  中国法学. 2009(01)
[2]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J]. 王淑芹.  哲学动态. 2007(09)
[3]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J]. 程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4]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J]. 李建华,张善燚.  哲学动态. 2005(04)
[5]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J]. 肖祥.  中州学刊. 2005(01)
[6]实践哲学视野中的“法治”与“德治”[J]. 温晓莉.  法学. 2003(03)
[7]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兼及中国与东亚法文化传统之检省[J]. 孙莉.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8]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J]. 马小红,于敏.  法学. 2002(09)
[9]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J]. 张中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法治、德治与宪政[J]. 张千帆.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2)

博士论文
[1]论法律的伦理性[D]. 陈秀萍.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2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62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