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发布时间:2022-01-04 03:59
  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繁荣都对社会的精神资源提出了要求,民族精神正是各个民族或国家走向现代化中最基本的本土资源和最核心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的精神基础。本文以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为背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以现代化与民族精神的相互构建为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上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问题。 论文首先对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理论分析,阐明了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意义,然后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的同质契合和异质冲突,探讨了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特点、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具体途径。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选题的依据,介绍、评析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研究了民族精神基本概念的界定、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定民族的成员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价值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共同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其内涵包...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本领域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一、民族精神的本质
        (一) “民族精神”概念的历史考察
        (二) 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和概念界定
        (三) 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一) 民族性
        (二) 时代性
        (三) 历史性
        (四) 实践性
    三、民族精神的功能
        (一) 整合功能
        (二) 规范功能
        (三) 导向功能
        (四) 凝聚功能
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内涵和价值定向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一) “中华民族精神”诠释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轨迹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 自强精神
        (二) 重德精神
        (三) 务实精神
        (四) 整体精神
        (五) 和谐精神
        (六) 大同精神
    三、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价值意蕴与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定向
        (一)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价值意蕴
        (二)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定向
第三章 中华民族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
    一、民族精神的社会价值
        (一) 经济价值
        (二) 政治价值
        (三) 文化价值
    二、民族精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
        (一) 民族精神是中国现代化的精神特质与文化方向
        (二) 民族精神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三) 民族精神与中国道德精神的回归
    三、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价值提升
        (一) 现代科学技术强化了民族精神的价值
        (二) 市场经济彰显了民族精神的价值
        (三) 经济全球化拓展了民族精神的价值
第四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审视
    一、民族精神与现代化
        (一) 现代性的内涵
        (二) 现代化的理论涵义
        (三) 民族精神与现代化
    二、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
        (一)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的同构契合
        (二)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的异质冲突
    三、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必要性
        (一) 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涵义
        (二) 中国现代化对现代性民族精神的呼唤
        (三) 现代性民族精神辨识的根据
第五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
    一、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总体构想
        (一) 前提:传统与现代的会通
        (二) 关键:重建文化认同
        (三) 归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统一
        (二) 个性化精神与整体化精神的相互建构
        (三) 传统精神与现代精神的相互融合
        (四) 民族性精神与世界性精神的相互契合
    三、中华民族精神当代建构的具体途径
        (一) 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为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内生性价值
        (二) 以现代西方文化为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借鉴性资源
        (三) 以塑造现代人格为民族精神现代化的主体性载体
        (四) 以建立现代社会制度为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工具性基础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67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67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