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析当代中国油画语言的“意象化”

发布时间:2022-01-26 13:35
  在当代国际语境下,随着中国油画向“本土化”、“国际化”的进一步演进,把传统文化精神贯注到当代中国油画语言中是民族身份与现代精神的诉求,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通过对“意象化”油画语言的传统意象文化精神、表现语言及其当代性的分析研究,从而确认“意象化”的油画语言是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架构下的具有当代性的本土化语言;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造就了独具东方诗性化的语言特征,而其宽阔的外延性是当代中国油画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启点。“意象化”的含义不是指中国画式的写意技法,而是指中国传统意象文化精神架构下的具有当代性的艺术语言体系。鉴于此,以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创作主体内在精神表现的共性作为切入点,深入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追溯之中。通过对中西不同本源文化系统的宇宙观、人生观、审美观的比较,从而领会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庄子“道”的精神特质下的“意象化”的艺术精神;通过解析“意象化”的涵意以及由此衍生的“意境”、“境界”、“品格”、和“气韵”等审美内涵,来确立“意象化”油画的精神品质,从而避免表面化、浮浅化;解读中国传统意象化语言的“以意生形”、“以意赋彩”、“以...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导出及研究的意义
    1.1 问题的导出
    1.2 研究的意义
2 当代中国油画语言的“意象化”
    2.1 引言
    2.2 文化背景
        2.2.1 现代艺术的冲击
        2.2.2 人文精神的缺失
    2.3 “意象化”的涵意及特征
        2.3.1 “意象化”油画的文化精神
            (1) 意象与意境
            (2) 意象与品格
            (3) 意象与气韵
        2.3.2 “意象化”油画的表现语言
            (1) 以意生形的造型观
            (2) 以意赋彩的色彩观
            (3) 以意书写的表现观
    2.4 “意象化”的油画类型
        2.4.1 写实性油画的“意象化”
        2.4.2 表现性油画的“意象化”
        2.4.3 抽象性油画的“意象化”
        2.4.4 本章小结
3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呼唤有中国立场的当代艺术[J]. 彭锋.  美术观察. 2007(12)
[2]当代中国画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建构[J]. 罗耀东.  美术观察. 2007(09)
[3]迎接挑战拓展新空间[J]. 邵大箴.  美术观察. 2007(02)
[4]随类赋彩与意象色彩[J]. 巫维轩.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06)
[5]现代中国油画表现性中的审美意象[J]. 金捷.  艺术百家. 2005(05)
[6]意象油画百年[J]. 尚辉.  美术. 2005(06)
[7]国画指要——辨名第一[J]. 陈绶祥.  美术观察. 2004(01)
[8]对油画、雕塑民族化的几点意见[J]. 倪贻德.  美术. 1959(03)



本文编号:3610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10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