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多元语境下的争鸣 ——由“谭卞之争”引发的音乐批评理论反思

发布时间:2022-02-04 23:45
  “谭卞之争”是新世纪之初发生在我国音乐学界围绕着谭盾、卞祖善之间音乐观念的分歧,由众多理论家、批评家以及作曲家参与的关于以谭盾音乐创作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派音乐的发展与接受等问题的一系列争鸣和讨论。作为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争论式”的音乐批评实践,“谭卞之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后新时期音乐批评的多元现实语境,它在较为集中的反映出我国当代音乐批评在实践和理论发展过程中诸多特征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本论文试图基于后新时期我国音乐批评的多元现实语境来考察“谭卞之争”作为一种“争论式”音乐批评实践的内涵和实质,以此反思我国当代音乐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中国多元文化现实语境下的音乐批评话语重建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的立论依据
    二、相关概念界说
        1、后新时期
        2、音乐批评语境
        3、“谭卞之争”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后新时期”中国音乐批评的多元语境
    第一节 音乐批评的学理认知
        一、音乐批评的定义及对象
        二、音乐批评的主体认知
        三、音乐批评的性质
    第二节 音乐批评的语境
        一、音乐批评语境的来源
        二、音乐批评的语境构成和特征
        三、“语境”研究对音乐批评的意义
    第三节“后新时期”中国音乐批评的多元语境
        一、多元理论的引入和批评方法的多样化
        二、批评主体组成的多样化
        三、多元价值取向的现实语境
第二章 多元语境下的争鸣——“谭卞之争”的批评实质及内涵
    第一节 谭盾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观念解读
        一、对谭盾的音乐观念的解读
        二、谭盾音乐创作中的观念艺术
        三、谭盾音乐中的“人耳关系”探究
        四、谭盾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第二节 卞祖善对谭盾的音乐批评解读
        一、卞祖善所代表的音乐观念和批评标准
        二、卞祖善音乐批评的可贵之处
        三、“谭卞之争”反映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节“谭卞之争”的核心及内涵
        一、两种音乐观念的交流与碰撞
        二、对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及其出路的争鸣
第三章 由“谭卞之争”引发的音乐批评理论反思
    第一节 本质与属性——对音乐批评标准及其嬗变的反思
        一、音乐批评标准的本质
        二、音乐批评标准的属性
        三、由“谭卞之争”引发的音乐批评标准及其嬗变的反思
    第二节 责任与使命——对音乐批评的功能追问与反思
        一、音乐批评的功能
        二、从“谭卞之争”引发音乐批评功能的追问和思考
    第三节 失语与重建——对多元语境下音乐批评话语重建的思索
        一、当代音乐批评的“问题意识”
        二、由“谭卞之争”引发争论式音乐批评的启示
        三、语境意识对音乐批评话语重建的启示
结语:建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音乐文化批评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音乐批评中后殖民话语评析[J]. 李诗原.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9(03)
[2]多元语境下音乐评论的客观性——为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三届年会而作[J]. 周勤如.  音乐研究. 2009(02)
[3]当代音乐思潮研究的历史观及其他——《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引言[J]. 居其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2)
[4]解读音乐评论多元化[J]. 刘蓉.  人民音乐. 2007(12)
[5]对“音乐批评”的现状分析[J]. 邓东源.  音乐创作. 2007(05)
[6]亟待会诊的三种失语症[J]. 赵宋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01)
[7]觉音、悟乐、喻理——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鸟瞰[J]. 明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04)
[8]有关“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价值问题的分析[J]. 周海宏.  人民音乐. 2005(11)
[9]新世纪创作思潮的激情碰撞——对作曲界三场论辩的回顾与思考[J]. 居其宏.  人民音乐. 2005(04)
[10]音乐批评学我见——关于音乐学术的通信之四[J]. 周勤如.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01)

博士论文
[1]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D]. 杨逾涵.辽宁大学 2013
[2]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 孔帅.山东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两种模式[D]. 吴高泉.广西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614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14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