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近代学人视野中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2-02-13 12:05
  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是学术界近20年来广泛关注的话题,这可视作中国学术界具有学术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对当代学术的影响而言,近现代学术的发展道路尤其值得注意。伴随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国学术也发生了近现代转化。近现代中国学术的转化是一个大题目,这个问题的解决,既能使人们对中国学术的演化获得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学术当前的发展也会有根本性的帮助。心理学是这一时期由西方传入的新学,它也有与其他学科大致相同的行进轨迹。本文的开始,是从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一个问题入手的。笔者发现,中国心理学史界对中国心理学的进程有所谓“两大块”或“两个阶段”的说法,即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和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的二分。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两大块或两个阶段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前者根源于中国传统,后者派生于西方新学。于是,中国的心理学史就有了断裂,也可以叫做“缺环”吧。正是上述现象,使笔者着手研究这个缺环是否存在以及相关的原因,试图对中国古代心理学向近现代心理学的转化做一番重新清理,亦即更真切地描述近现代中国心理学的样貌。笔者以为,对这类问题的解决不应局限于心理学界内部,而是要扩大到整个知识界,力图弄清楚在一门西方传入的学科发展...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关键词:心理和心理学
    三、学术史的回顾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架构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
    一、明末清初"西学"中的心理学
    二、鸦片战争后的哲学心理学
    三、科学心理学的进入
    四、早期的心理学传播者
第三章 对心理学的认识与运用——以梁启超等人为例
    一、分章的理由
    二、梁启超对心理史学的热衷
    三、王国维与心理学的翻译和传播
    四、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
    五、鲁迅的国民性思考及批判
第四章 心理学学科建构的努力——以蔡元培等人为例
    一、蔡元培与心理学的制度化
    二、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理论
    三、朱光潜与文艺心理学的创立
    四、潘光旦的性心理学研究
    五、共同的特点
第五章 较为普遍的知识背景
    一、梁启超等人的心理学知识
    二、其他知识精英与心理学
    三、另外的一些证据
第六章 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做通人的理想
    二、可能性及现实
    三、自然科学化与结构性失忆
第七章 结语:中西融通之路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本文编号:3623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23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