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1:13
  “后现代”思潮席卷了包括建筑、文学艺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在内的诸多领域。体育和体育课程领域内有人尝试性地以后现代视角来进行研究,但研究往往是就后现代论后现代,缺乏对后现代思想的整体认识。 后现代思潮是不满现代社会唯科学技术是举、见物不见人的现状又苦于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欲借助“解构”来反抗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理性。它表现出一种对过去(工业社会之前),甚至是原始状态的眷恋与怀旧。它倡导宽容,承认并尊重人的欲望,推崇个性的自由发展;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我们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后现代思想,但必须承认今天我们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和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倡导和推崇的。后现代思想流派纷呈,通过对后现代思想,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的梳理,确信它不仅解构和摧毁,也在建构和创造。本文就是以后现代思想,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为基础,并引入文化研究的方法,在批判现代体育课程基础上对其进行初步的后现代性建构。 现代体育和现代体育课程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人的控制和利用,体现着社会、工具、功利的价值取向。后现代体育和体育课程都是强调以人为本,把注意力从知识...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论
第一章 后现代、后现代教育与后现代体育
    第一节 后现代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一、后现代的提出及其意义的演变
        二、后现代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三、后现代的特征
        四、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
        五、后现代更突出的是一种观念形态
    第二节 后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的弊端与问题
        二、后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超越
    第三节 后现代体育—身体主体性的回归与重构
        一、身体
        二、现代体育中的身体控制与利用
        三、后现代体育——个体主体性的重建
第二章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变
        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发难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
    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
        二、后现代课程研究的主要领域
        三、中国后现代课程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中国的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
        一、中国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的萌芽期
        二、中国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的形成期
第三章 后现代体育课程的丰富性(上)
    第一节 “丰富性”慨说
        一、“丰富性”是后现代课程观的首要问题
        二、“丰富性”的实质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价值的多元
        一、价值概述
        二、体育的价值
        三、体育课程的价值
    第三节 体育课程目标的多样性
        一、课程目标的界定
        二、课程目标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四、体育课程目标
第四章 后现代体育课程的丰富性(下)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功能的多样性
        一、研究体育课程的功能应注意的问题
        二、体育的功能
        三、体育课程的功能
    第二节 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一、课程内容
        二、体育课程内容
        三、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第三节 后现代体育课程的丰富性小结
        一、体育课程的价值的多元性
        二、体育课程目标的多样性
        三、体育课程功能的多样性
        四、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第五章 体育课程中个体主体的重构
    第一节 体育课程中的休闲娱乐取向
        一、体育价值观的变化
        二、体育课程休闲娱乐化的价值取向分析
        三、体育课程休闲化的要求
    第二节 让个体体验成功与快乐
        一、“托罗普斯”(trops)辨析
        二、对“正、反50米跑”的思考
        三、快乐体育与成功体育评析
        四、体育课程要为学生获得成功与快乐服务
    第三节 关爱学生一生的体育课程
        一、对终身体育的界定
        二、体育课程与“掌握一两个可以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
        三、体育课程要把目标定位于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第六章 以人为本的后现代体育课程
    第一节 后现代体育课程重视人的和谐
        一、个体的和谐
        二、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和谐
    第二节 后现代体育课程强调公平原则
        一、“公平”辨析
        二、公平在体育课程中的反映
        三、后现代体育课程要实现的公平
    第三节 后现代体育课程强调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概述
        二、后现代体育课程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三、后现代体育课程关注个体的自我感受
    第四节 后现代体育课程是爱的课程
        一、爱自己
        二、爱他人
        三、爱体育
        四、爱自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华南师范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教育改革范式演进之研究[J]. 卢建筠.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2]中国体育报道的后现代趋势[J]. 庹继光,彭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论以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程知识观[J]. 李卫东.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7)
[4]论后现代主义下以人为本的体育观[J]. 张华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02)
[5]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刘君玲,刘向辉.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6]论后现代主义非真实化价值取向对现代体育的影响[J]. 崔雪梅.  体育科学研究. 2005(01)
[7]再论课程实施取向[J]. 尹弘飚,李子建.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1)
[8]当前体育新闻报道的后现代倾向[J]. 刘静,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06)
[9]体育课程的范式转换——三种典型的体育课程模式分析[J]. 邹玉玲,顾渊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04)
[10]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当代体育运动[J]. 刘淑英,于涛.  体育文化导刊. 2004(12)



本文编号:3667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67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