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通识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10:26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不仅是高等学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事实上,一直以来,针对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就从未松懈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这之中,不但有教育体制方面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客观因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困境。现行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的地方。在充分认识变化和冲突的世界,深刻理解教育主体自主需求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从分析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入手,研究了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二者融合的新维度,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中国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之路,或者说,探索中国大学生德育的通识教育转型之路,顺应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2 通识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2.1 通识教育的谱系
        2.1.1 通识教育的涵义
        2.1.2 通识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2.1.3 通识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嬗变
    2.2 通识教育兴起的动因
        2.2.1 科学技术的进步
        2.2.2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挑战
        2.2.3 知识经济的要求
        2.2.4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2.3 中国通识教育的态势
        2.3.1 中国通识教育的现状
        2.3.2 中国通识教育的困境审思
        2.3.3 中国通识教育的对策探寻
3 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问题
    3.1 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嬗变
        3.1.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解析
        3.1.2 传统道德教育的建构
        3.1.3 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中政治与德育的博弈
    3.2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审思
        3.2.1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问题
        3.2.2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问题
        3.2.3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问题
        3.2.4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问题
    3.3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3.3.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化与工具化
        3.3.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科化与知识化
        3.3.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片面化与形式化
    3.4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旨归
        3.4.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属人"本质
        3.4.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为人"目标
        3.4.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本"方法论
4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维度
    4.1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整体关系辨析
        4.1.1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差异
        4.1.2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联系
    4.2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现状与趋势
        4.2.1 并列关系
        4.2.2 重叠关系
        4.2.3 取代关系
    4.3 融合关系——二者关系之应然
        4.3.1 "融合关系"理论依据
        4.3.2 "融合关系"理路
        4.3.3 "融合关系"探析
5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维度
    5.1 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5.1.1 体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方向
        5.1.2 体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
        5.1.3 体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创新
    5.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道德价值观教育
        5.2.1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内涵解析
        5.2.2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实然现状
        5.2.3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策略探讨
        5.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时之需
    5.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5.3.1 坚持以人为本
        5.3.2 注重自我教育
        5.3.3 关注日常生活
    5.4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5.4.1 突出主导内容
        5.4.2 加强人文教育
        5.4.3 强化公民教育
    5.5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
        5.5.1 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
        5.5.2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5.5.3 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
6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构想
    6.1 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耦合机制建构路径
        6.1.1 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心理机制
        6.1.2 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调控机制
        6.1.3 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机制
    6.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路径
        6.2.1 前提: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
        6.2.2 关键: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
        6.2.3 重点: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6.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隐性路径
        6.3.1 思想道德教育渗透模式
        6.3.2 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模式
        6.3.3 思想道德教育互动模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组织理论视域下的通识教育改革[J]. 崔乃文.  江苏高教. 2015(02)
[2]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J]. 戎俊.  求知导刊. 2014(09)
[3]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探析[J]. 高向杰.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03)
[4]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德育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吴靖.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5]通识教育:高校德育的有效促进[J]. 卢军霞,卢益东,刘翔.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4)
[6]高校德育对价值澄清理论的借鉴研究[J]. 李绪文.  大学教育. 2013(14)
[7]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J]. 张会杰,张树永.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02)
[8]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 谢凤英.  学理论. 2013(08)
[9]大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J]. 袁川.  现代教育管理. 2013(03)
[10]通识教育视域内的德育功能[J]. 蒋晓侠,李松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张兴海.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 张东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 孙在福.山东大学 2010
[2]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D]. 王春春.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68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68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