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身份认同与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

发布时间:2023-10-06 15:10
  1990年代以降,随着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角色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作为其表征,一方面,“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何为”等问题一直是思想理论界的论争对象;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小说叙事呈现出非常繁盛的状态,并产生了较大的文学和社会影响。认同理论对这些问题和现象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本文围绕后新时期作家身份认同与知识分子小说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中心论题,分析作家的身份认同对小说叙事的主题、策略、文体、伦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小说叙事对作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和意义。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和现状、相关核心概念、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思路。第一章,根据后新时期作家的生存语境、思想资源、自我陈述及小说内容,把他们的身份认同划分为边缘认同、启蒙认同、文学认同和宗教认同,并且阐述这四种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第二章,分析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身份主题即中心话语。知识分子小说作家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身份认同,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的坚守与隐退、世俗身份的突显与迷障、审美身份的溃败与守持、宗教身份的诉求与偏执这四种身份话语。在书写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各种身份抉择、...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主要概念辨析
    三、研究现状与本文写作理路
第一章 后新时期作家身份认同的起源和类型
    第一节 后新时期作家的生存语境和思想资源
    第二节 边缘认同:市场时代的自我定位
    第三节 启蒙认同:知识分子身份的延续与新变
    第四节 文学认同: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
    第五节 宗教认同:信徒身份与作家身份的悖论
第二章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身份话语
    第一节 启蒙身份的坚守与隐退
    第二节 世俗身份的突显与迷障
    第三节 审美身份的溃败与守持
    第四节 宗教身份的诉求与偏执
第三章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分析
    第一节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疾病叙事
    第二节 乌托邦精神的式微和嬗变:结尾的意义
    第三节 “精英文体”的式微和变异
第四章 后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作家的叙事认同
    第一节 记忆、话语与叙事主体的认同建构
    第二节 叙事伦理与叙事主体的认同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5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85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