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文化高等教育的内容_成人高等教育查询_《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30 03:13

  本文关键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

刘颖洁  

【摘要】:本文从“文化——教育——人”这一主线进行研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育理念及不同理念对人的培养的内在联系,探索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理论。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其中无处不留有文化的深深烙印。文化制约教育,决定教育价值观取向,从而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传承、发展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过程”,其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文化价值观在教育上的反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教育在文化中萌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的礼乐文化通过吸收、融合各家之长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文化,并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价值观。古希腊道德与理性文化、契约文化(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以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自由、理性教育思想的产生源于古希腊的灿烂文明,同时也是伴随古希腊哲人的出现而出现的,是与古希腊哲人相辅相成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誉为古希腊“三哲”,他们的教育思想为后来欧洲各国的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欧洲中世纪初期的教育与基督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世纪大学是在宗教与理性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自由”的理念也成为了近代大学的传统。 文化背景影响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影响人的培养。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其教育理念和人的培养目标是不尽相同的。英国的绅士文化孕育了贵族精神与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培养了英国的“绅士”;德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两极理性孕育的理性教育思想,成就了德国教育的辉煌,使德国成为了“思辨者”的摇篮。;美国的多元文化孕育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理念,造就了美国的“自由人”;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孕育了“仁”、“德”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中国的“君子”。由于文化的同源性,英国、德国和美国的教育特征都含有“自由”的理念,这正是西方自由教育传统影响的结果。 多元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美国“多元巨型大学”是多元文化的教育产物,是美国多元文化达成和谐的结果。我们在研究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先要从文化入手,通过教育的文化选择和创造功能倡导和培育先进文化以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多元文化的和谐——契约文化新理念——“契约意识”的提出为孕育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文化基础。契约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的灿烂文明,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它的内涵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升华,其自由的理念已成为了理性思考。尤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诞生之后,它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形成了契约文化的核心理念—“契约精神”。因此,如何将西方契约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中国文化及现实相结合,提出适应我国文化传统的契约文化新理念成为了研究者们现实的课题。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而是它们必须寻找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契约意识”理念,它是西方契约精神与儒家文化“守信”思想的对立统一。“契约意识”理念的提出,为契约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当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将不可避免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各种不同文化也将不可避免地流入我国。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要选择、适应和发展什么文化?文化孕育怎样的教育?教育将要培养怎样的人呢? 契约文化孕育的和谐教育,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契约文化的核心是“自由”,和谐教育倡导的理性教育思想其核心也是“自由”,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本质追求是一致的。契约文化追求社会关系契约化和人的“独立人格”,确保了人的“自由”发展;和谐教育培养的自由人,因习得自由知识使其成为社会更自由的人,支撑了人和社会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推动了的“人”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洲;;文化传播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4期

2 周婕;试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与历史地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3 陈穗娟;;和谐视域下的契约文化探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杜时忠;我国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张家;;自由教育:大学的一颗童心[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6 刘颖洁;;解放大学: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7 郭法奇;论美国的个性化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8 王桂雪;;对大学学术自由的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9 王岩;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兼论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王春风;;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特点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俊斌;[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秀华;;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2 曹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生态环境之辩的功能考量[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3 左峰;;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的依据、机理与路径研究[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1期

4 潘峰;试析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审美差异[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陈春艳;文化价值观念与言语奢化——兼谈“文革语言”产生的背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刘永新;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渊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征;;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毛华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价值论思考——兼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贾丽;;民事诉讼视野内的妇女合法权益保护[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蒙维洋;;英语教材的文化解释[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李昕;;论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的目标与制度功能[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6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7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如意;临时教育会议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3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慧;;中西教育观之比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郭元祥;;元教育学概论——元教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及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02期

3 唐莹,瞿葆奎;元理论与元教育学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1期

4 陈桂生;“元教育学”问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2期

5 冯增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6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7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吴冬梅 ,俞启定 ,于述胜;何谓“新教育中国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明庆华;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童康;陈芬萍;皮文彬;;论比较教育是一个学科群[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瑛;曲士英;;理性与情感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2 陈学飞;试论美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J];全球教育展望;1996年06期

3 靳竹梅,吉新民;新时期应强化对学生的理性教育[J];山西教育;1997年09期

4 尹岳,彭拥军;理性教育决策实施的条件[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5 张莉萍;;当代大学生爱国理性实效性教育探究[J];网络财富;2010年06期

6 劳莉;;感受理性教育——读《用心做教育》有感[J];才智;2010年32期

7 闫拓时;王旭平;;论建立合理性教育预期[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02期

8 吴帅;;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理性教育[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4期

9 邱级胜;李立琼;;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10 徐乾;;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浅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7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魏中华;陈雪梅;边扬;赵晓华;;浅谈交通工程专业的创造教育[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N];安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刘颖洁;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9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78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