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8 11:02

  本文关键词: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通过大范围随机抽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来掌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际交往状况和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这几者的作用关系。2、了解人际交往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关系后使用人际交往课程作为的干预工具,研究人际交往状况、领悟社会支持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他们之间是否受到人际交往训练的影响。方法: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填写问卷的调查法,以我市某大学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到了轻纺专业、计算机专业和体育专业的600人做为研究的对象。调查过程中使用的量表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所用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等研究人际关系状况、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2、干预研究使用的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是42人和40人,是来自随机抽取到的轻纺专业两个班。只针对干预组进行课程辅导,计划课程一共10节,在三个月内完成,每次90-120分钟。对照组学生则不参加这个课程,在整个调查、干预结束后印发讲义供大家学习。所用的统计方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来了解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前后两组间和干预组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及相关量表因素得分的差异。结果:1、调查研究结果:(1)主观幸福感量表均分为151.365±40.854,评分分布为198分至46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均分存在城乡、家庭收入的差异(p0.05),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量表均分与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均分呈负相关(r=-0.48)关系,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1)关系。(3)主观幸福感量表均分为Y值进行回归分析,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人际关系总分及与人交流困扰、待人接物困扰、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纳入回归方程(R2=0.496)。(4)路径分析显示人际交往状态对幸福感的提升除有直接作用(0.28)外,还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发挥作用(-0.26×-0.24)。2、干预研究结果:(1)进行干预之后,干预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所得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大部分维度所得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不同时点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自我满意、消极情绪、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维度上处理效应、时间效应及处理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上差异显著;在生活满意、精力、家庭满意维度上干预组在前测与即时后测、前测与延时后测之间的所得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上所得分数差异不显著。(2)进行干预之后,干预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总分及与人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维度所得分数与对照组所得分数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异性交往困扰维度所得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时点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干预组在前测与即时后测、前测与延时后测之间的所得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上差异不显著。(3)进行干预之后,干预后干预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维度所得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社会支持总分及朋友支持维度所得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不同时点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上,干预组在前测与即时后测、前测与延时后测之间的所得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上差异不显著。(4)主观幸福感改变量(即时后测-前测)为Y值进行回归分析,组别、消极情绪前测水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改变量(即时后测-前测)纳入回归。组别、消极情绪前测水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改变量(即时后测-前测)分别能解释主观幸福感改变量(即时后测-前测)变异的31.7%、9.1%、7.7%。可见,主观幸福感改变量(即时后测-前测)主要是由于干预引起的。结论:研究中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常模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人际关系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还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作用发生影响。此次研究证明,人际关系状况可通过人际交往训练改善,继而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改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1 引言12-26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2-15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5-24
  • 1.3 研究方法24
  •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24-25
  • 1.5 论文框架25
  • 1.6 论文的创新点25-26
  • 2 实证研究26-50
  • 2.1 调查研究26-32
  • 2.2 干预研究32-43
  • 2.3 讨论43-50
  • 3 讨论与结论50-53
  • 3.1 研究结论50-51
  • 3.2 对策(建议)51
  • 3.3 局限和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58
  • 致谢58-59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59-60
  • 个人简历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辉山;郭殿声;;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景淑华,张积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7年01期

4 孙英;;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郑莉君;韩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9期

6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年01期

7 张军华;姚梅林;;城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指标的差异比较:基于元分析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8期

8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9 刘萃侠,肖健,耿晓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结果的正向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浅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孙建胜;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剑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