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缺陷以及原因探讨

发布时间:2017-05-16 15:09

  本文关键词: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缺陷以及原因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高热量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极易获取,青少年的体重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即使不如国外肥胖现象的流行严重,这也是身心健康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之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影响,青年女性越发推崇“瘦(thin)”理想体型,在如此丰富的食物信息环境中,为了控制自身体重,她们开始严格限制饮食,限制性饮食现象日益流行。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限制性饮食能够预测饮食失调的强度,是暴饮暴食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在饮食失调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限制性饮食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与女性吸烟等不健康行为有关,甚至导致自杀倾向。因此有必要开展限制性饮食的系统研究,了解限制性饮食群体的特征,发展限制性饮食有关理论,为饮食失调和饮食障碍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维持体重,保持身心健康。限制性饮食的边界理论认为,非限制性饮食者在面对食物线索时,有两个不同的生理边界控制着对食物的反应,即饥饿边界和饱食边界。限制性饮食者为了控制自身体重,严格限制饮食行为,常常忽视身体内部的饥饿或饱食信号,而人为设定一个认知边界(节食边界)来调控饮食行为。在节食边界的长期调控作用下,限制性饮食者渐渐对饥饿和饱食信号不敏感,一旦这一调控机制受到了破坏,节食边界无法调控进食量,他们就会为了追求生理饱腹感而出现过度进食行为。边界理论的相关研究发现,限制性饮食者过于依赖外部食物线索,而对饥饿和饱足的内部生理线索不敏感。由于这种内部生理线索属于内感受的一种,那么他们的内感受能力也可能变得迟钝。心跳知觉任务的实验结果显示,女性厌食症患者、暴食症康复的女性患者和肥胖个体的内感受能力都出现了一定的损伤。因此,有必要采用“心跳知觉任务”直接考察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是否会出现类似的受损现象。如果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确实存在损伤,那么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依照边界理论的内容,限制性饮食者过于依赖外部食物线索,而对饥饿和饱足的内部生理线索不敏感;又结合线索竞争模型的观点,内部感觉线索和外部环境线索会竞争个体有限注意资源。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假设,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导致其对内部生理线索的忽视,从而使得内感受能力下降。因此本研究将采用“点探测任务”考察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并检验其对内感受的影响。研究一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结果发现相比非限制性饮食者,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显著降低;随后的分层回归显示,在控制年龄、BMI、饥饿饱食和情绪水平后,被试的限制性得分可显著预测内感受能力,限制性分数越高则内感受能力越差,这一结果符合饮食边界理论的相关研究,证明限制性饮食者对内部生理信号不敏感。研究二采用2(被试类型: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饮食者)×2(点探测任务条件: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限制性饮食者是否对食物线索存在注意偏向,并检验注意偏向对内感受能力是否存在影响。实验结果没有发现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内感受与注意偏向之间的也不存在显著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前缺乏食物线索的启动操作或者阈上点探测范式的效应程度不高,未来研究可尝试采用阈下点探测范式,或者提前呈现食物线索来考察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并分析其与内感受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筛选被试时没有区分限制性饮食者的两种亚类,未来研究还可以考察限制性饮食群体中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内感受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主要发现,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出现受损现象,他们在心跳知觉任务中的表现显著低于非限制饮食者,这与以往饮食边界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理论上,本研究首次考察了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发现限制性饮食与内感受能力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为饮食边界理论提供更多实验证据;方法上,取代主观报告的问卷法,采用更加直接和客观的心跳知觉任务来测量内感受能力;实践上,为饮食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人们培养更加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比如用直觉性进食来代替限制性饮食,对身心健康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限制性饮食 内感受 心跳知觉任务 注意偏向 点探测任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文献综述10-17
  • 1.1 限制性饮食10-12
  • 1.1.1 限制性饮食的概念10
  • 1.1.2 限制性饮食的测量10-11
  • 1.1.3 限制性饮食的边界理论11-12
  • 1.1.4 限制性饮食与去抑制进食12
  • 1.2 内感受12-14
  • 1.2.1 内感受的概念12-13
  • 1.2.2 内感受的测量13
  • 1.2.3 内感受的神经机制13-14
  • 1.2.4 内感受与饮食行为14
  • 1.3 限制性饮食者的注意偏向14-17
  • 1.3.1 Stroop范式14-15
  • 1.3.2 点探测任务15
  • 1.3.3 视觉搜索任务15-17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17-20
  • 2.1 问题提出17-18
  • 2.2 研究设计18
  • 2.2.1 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18
  • 2.2.2 限制性饮食者内感受缺陷的原因探讨:注意偏向的作用18
  • 2.3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18-20
  • 2.3.1 理论意义18
  • 2.3.2 实践意义18-19
  • 2.3.3 创新之处19-20
  • 3 研究1 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20-23
  • 3.1 目的20
  • 3.2 方法20-21
  • 3.2.1 被试20
  • 3.2.2 实验材料20-21
  • 3.2.3 实验设计21
  • 3.2.4 实验程序21
  • 3.3 结果21-23
  • 3.3.1 情绪和饥饿饱食程度的差异21-22
  • 3.3.2 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22-23
  • 4 研究2 限制性饮食者内感受缺陷的原因探讨23-26
  • 4.1 目的23
  • 4.2 方法23-24
  • 4.2.1 被试23
  • 4.2.2 实验材料23
  • 4.2.3 实验设计23
  • 4.2.4 实验程序23-24
  • 4.3 结果24-26
  • 4.3.1 情绪和饥饿饱食程度的差异24
  • 4.3.2 限制性饮食者的注意偏向24-25
  • 4.3.3 注意偏向与内感受25-26
  • 5 讨论26-28
  • 5.1 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缺陷26
  • 5.2 内感受能力与直觉性进食26-27
  • 5.3 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27-28
  • 6 研究结论28-29
  • 7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29-30
  • 参考文献30-36
  • 附录36-37
  • 后记37-38
  • 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咏枫;;“表现能力”中包括“感受能力”吗?[J];枣庄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2 陈建平;谈写作中的感受能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吴滨;;写作感受能力培养浅说[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何殿仁,王明国;文学创作主体的艺术感受能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5 顾素芝;;阅读是多方面能力的体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6 杨泉良;;生活感受能力的训练及写作能力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王伟;朱月梅;;谈色彩的感受与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6期

8 约翰·K·拉格曼;茅润龙;;观察妙诀[J];世界博览;1988年12期

9 王不天;;提高对生活的感受能力[J];新闻爱好者;1988年06期

10 薄克礼,王诚婧;培养感受能力,提高写作水平[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朝霞;外国音乐欣赏教学[N];音乐周报;2000年

2 廉万营 河南省中医院;养个聪明健康的宝宝[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解晓美 驿城区顺河二中;谈初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N];驻马店日报;2010年

4 团风县贾庙小学 李秋花;浅谈小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N];黄冈日报;2011年

5 临颍县王孟一中 孟燕;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学知报;2010年

6 杨军 整理;探索地理的多彩世界[N];中华新闻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可;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缺陷以及原因探讨[D];西南大学;2016年

2 邢缘溪;回到语言本身[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限制性饮食者的内感受能力缺陷以及原因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1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