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txt_生存在边缘流动家庭_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2 13:15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社会心理科学第26卷总第129期2011年第11-12期总第1489页

·教育论坛·

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王晓梅

摘要: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融入和学

习等方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社会支持少,家庭功能不健全,以及人格特征方面存在缺陷。可以对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干预,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适应

随着改革开放,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在逐步瓦解,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即流动人口家庭化。于是,流动人口的子女也成为进军城市的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他们不同于农村儿童,又有别于城市儿童,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由于家庭背景、心理素质、生活条件以及缺乏良好教育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偏差,突出

违纪越轨、过度活动等行为问题[1]。问题行为阻碍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其严重程度可能是普通的不良行为,也可能发展为反社会行为。国内学者起初认为儿童问题问题行为作为单独的领域进行研究,起步较晚。

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行为属于品德研究的范畴,最近十几年以来才将

1.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1.1流动儿童焦虑抑郁问题

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他们不能建立稳定的关系,,长期在失落与憧

表现为自卑,焦虑,叛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憬间徘徊、挣扎,感到孤独、寂寞、自卑。由于

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指个体表现出感觉到社会不平等的存在,自身的身份遭遇到较的妨碍其社会适应的异常行为。1828年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曼(E.KWakeman)开始对问题行为展开研究,此后,问题行为研究一直受到西方学者

多的社会排斥,流动儿童极易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有时会对周围的人甚至对社会产生敌意,最终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Bhugra(2004)

的关注,Achenbach把儿童的问题行为分为两类:的研究发现,适应新环境的压力可能导致同一性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前者指焦虑、抑混乱、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2]。胡进郁、孤僻、退缩等情绪问题,后者指攻击反抗、(2002)参照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的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KQN1022)

作者简介:王晓梅,安徽霍邱县人,安徽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2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