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一)

发布时间:2016-08-14 21:11

  本文关键词: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一)

发布时间:2012-08-09

由于大学生自杀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以及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带来的重大损失,对其他大学生造成的负面作用,给学校可能带来的不良声誉等原因,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家庭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高校还比较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的心理咨询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有潜在自杀可能性的大学生还大有人在。由于大学生自杀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以及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带来的重大损失,对其他大学生造成的负面作用,给学校可能带来的不良声誉等原因,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家庭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而,预防自杀及其它恶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了高等院校,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部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们认为,自杀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一方面,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家庭、学校交互作用的特有的外界环境中,他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过渡期,这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内部心理环境。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产生与其所处的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个体的内在素质以及具体诱因等密切相关。三因素相互作用,并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杀心理、行为。可以说,自杀往往是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就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外界环境因素、主体内在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三方面作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分析,以深化对自杀原因的探讨,并为预测、预防和矫正自杀心理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一、外界环境因素——自杀心理形成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自杀行为是人的心理对外界环境严重不适应的极端表现。本文把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概括为社会、家庭、学校三部分。这三部分往往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外界环境一方面作为大学生以往生活的背景因素存在,构成了大学生心理(包括自杀心理)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作为现实因素存在,其中的一些成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变迁及自杀观念的变化

  就一般意义来说,自杀行为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法国着名的社会学家爱米尔•杜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强调自杀行为与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提出社会整合力的强弱是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1】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整合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变迁、社会失范现象的增加等,这些都影响和冲击着社会人群(包括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此外,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等变化,都大大地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许多人失去了安全感、稳定感而变得茫然和无所适从,严重的甚至因为焦虑和担忧而引起严重适应不良、精神病态的反应乃至自杀行为。

  当前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大学生对自杀的认识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杀的禁忌并不多,加之近年来一部分大学生在重视生存权利的同时,也将放弃生命视作自身的一种权利,他们认为自己有选择生或死的自由。这种观念多少也受到西方某些社会思潮的影响。此外,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年学生。关于新闻媒介与自杀率的联系,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关于自杀的过度报道确实会鼓励自杀的冲动。【2】上述的内容仅仅是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它们作为一种社会氛围,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杀意识,成为某些人自杀心理的基础。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早年心理创伤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家庭作为大学生多年来成长的环境,并且现在依然还在发生紧密联系的最小社会组织,其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强大和深远。

  首先,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早期心理创伤,比如,父母早亡或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甚至受父母或他人虐待等,都容易对孩子造成某种心理创伤,形成不健康或畸形的心态,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等人都作过深入的分析。在这此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唤起以前的创伤性记忆,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严重的会产生变态行为,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

  其次,大学生成年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与大学生自杀行为也有一定关系。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水平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有的人就认为自己无用,对不起父母或认为会遭父母的责备,有的人可能因此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曾有大学生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和辛勤劳动,而选择自杀作为逃避方式的。反之,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形成他们的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增加了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的咨询实践显示,家庭中有自杀史的大学生较其他人更具自杀的危险件,因为这可能成为一些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从而使他们较其他人更易在挫折面前选择自杀行为。因此许多自杀研究者提出,有家庭自杀史者应成为自杀预防的重点对象。

  我们认为,家庭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与自杀发生联系的,心理健康状况才是制约自杀行为的关键因素。所以,有时家庭因素也会成为自杀的导火线,但仔细分析,它只能是导火线,而不是炸药包本身,这炸药包就是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此,我们还将在后面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竞争压力及教育的片面

  作为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校环境,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既包括以往学校教育的影响,也包括当前大学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影响,比如,学习、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都可能成为自杀事件的触发因素。

  此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严重忽视是自杀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高校也没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导致一些原本可以被消灭于萌芽状态的心理异常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使自杀迹象没能被及时发现而酿成悲剧。从一些心理咨询开展得较好的高校来看,自杀现象都有明显的下降,甚至多年没有发生。由此表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自杀问题的有效措施。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最终发生是瞬间的,但自杀行为产生的基础往往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在此,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家庭和学校,它们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其健全与否关系到大学生以往和现在的成长环境,,亦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密切相关。

  二、主体内在因素——自杀行为发生的关键

  青年时期是一生中情感最丰富、最强烈、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期,被认为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和心理问题的高峰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适应身心变化的机制,因而在多重压力源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容易采取自杀行为。可以说,大学生主体内在的因素对其自杀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一)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特别是其中的消极心理品质是自杀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心理上处于第二次“断乳期”的青年大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比较典型的心理特征。比如,(1)心理矛盾冲突增多。青年期正如歌德所说的“我心中之两种灵魂”那样,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而感到烦恼的时期。此时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伴随而来的自我意识的分化及其所产生的矛盾,往往使他们内心充满不安和危机。这些心理冲突和矛盾如果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就会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进而有可能发展为神经症或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2)敏感而脆弱的心理特征。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具有易感性,其内心及行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化较为显着;另一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成长环境,独生子女较多,生活经历较为简单,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脆弱的一面,容易产生受挫感,对危机和冲突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因而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导火线。(3)不稳定的情绪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用“疾风怒涛’来形容青年人的情绪。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情绪往往处于动荡不稳的状态,具有冲动性、突发性、两极性、心境化等鲜明特征,也容易产生某些负性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严重的负性情绪容易转化为内向攻击,导致自杀意念和行为。(4)高成就动机受挫形成的心理落差。由于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大学生自身也有强烈的上进心,因而他们往往具有高成就动机和高自我期望。进大学后,面对人才荟萃的新集体,许多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原来优良的自我感觉迅速向另一端变化。这种心理落差往往是心理障碍和非理智行为发生的前兆。一般说来,大学生中具有的上述心理特征是引发自杀行为的潜在因素
 

*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上一篇:与青少年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五)

下一篇: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二)


  本文关键词: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4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