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制壮文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08:14

  本文关键词:新创制壮文文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壮文文学 国家表达 民族表达 少数民族文化建构 自我现代性 母语生命场域效应 第三空间


【摘要】:论文主要就壮文文学的生成机制、国家表达与民族表达、民族文化建构、叙事的自我现代性、母语文化个性下的审美、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文学启示等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探寻和阐述壮文文学如何以自身文化个性表达"现代中国",如何在中华文化大统合背景下进行自身文化建构,如何实现叙事的自我现代性,如何以母语特性与语言个性传达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具有怎样的发展新动向。由此可以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微观视角,填补壮文文学系统性、整体性研究的空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在全球化下认知自我与定位自我的普遍迷惘,提供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发展思路。壮文文学是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形象建构的产物,同时也是壮族文化统合与现代性建构的内在需要和老、中、青三代壮文作者探索实践的结果。壮文文学的生成机制决定了其话语只能在国家表达与民族表达的张力之中建构。新壮歌是探寻国家表达与民族表达共在的典型个案。新壮歌与国家主流形象塑造的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对应性,此对应既有对国家主流话语的紧随,又自觉不自觉地表征民族自我形象,其国家表达与民族表达在张力中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这种寓一致于张力在深层的文化内涵上是国家表达与民族表达的相似互通感应与相异触染杂交。少数民族文化建构便是在中华文化大统合背景下的一种小统合。壮文民间文学是壮族文化建构的主要载体,这主要体现在壮族共同语的建构、壮族神话谱系的整理和壮族伦理道德的系统化,以及具有女权意味的壮族女性文化的呈现、具有自然亲和力的壮族文化形象的演绎和具有包容性的壮族文化胸怀的诠释。壮文小说是壮文文学叙事的自我现代性的典型文体,其在能指上的自我现代性具体体现为壮语与现代语的合璧式叙述、融进壮族歌咏文体的韵散杂糅叙述、壮乡故事的现代叙述视角与现代叙述时间;在所指上的自我现代性具体体现为壮族"花·女性"文化原型和"石头·男性"文化原型的现代呈象以及壮乡的乡土叙事空间重构。壮文文学作为壮语读者的母语文学,具有着可将人置回生命起点与体悟生命归宿的母语生命场域效应。虚空与细腻同在的壮语声韵留白使壮文文学富有意境之美,而壮语A+B型顺利思维模式及其语言表达方式所内蕴的极具自然亲和力的自足空间则让壮文文学极富乌托邦气质。互联网给壮文文学带来了诸如写作民间化、书写视听化、传播"脱域→←再嵌入"化等革命性变化与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9


本文编号:1287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287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