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光绪元宝的成份_《西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8 15:47

  本文关键词:金代户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5年

金代河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郭奇龙  

【摘要】:公元1127年,中国东北新兴女真民族政权金灭亡了统治中原地区的北宋政权,从此开始了其在河南地区的统治,直至公元1234年蒙古政权所灭。在这百余年的统治时间内,河南地区被划为南京路、大名府路、河北西路、河东南路等进行管辖,其中,南京路所辖地区包括了今河南地区的大部分。在这些地域内生活有汉、女真、契丹、奚等众多人口和民族。基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这些民族以及后来“入侵”的蒙古族之间产生了性质和内容多样的民族关系——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在这诸多的民族关系当中,女真人与汉人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金女真政权入主河南之初,女真人与汉人的关系更多的是矛盾与冲突,突出表现为政治冲突和文化冲突,相互交叠;而当公元1141年,金与南宋达成和议,划淮而治,河南境内民族间的政治冲突和文化冲突逐渐趋于缓和,代之而起的是围绕土地和赋役问题的经济冲突;与此同时,民族间融合的现象也渐渐凸显,汉人逐渐融入到金人的统治政权当中,女真文人与汉人士人开始友好交往,异族通婚也逐渐被准许。金末,蒙古南侵,蒙古人与金统治下的女真人和汉人的冲突又成为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有金一代,河南地区民族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原居住族群汉民认可了金女真政权。究其原因,一方面来源于金自身,另一方面则是南方的南宋政权在初期放弃了对淮河以北土地的经营。来源于金自身,主要是指金统治者实行的一系列合理政策以及自身的逐步汉化;而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土地的经营则是指以南宋高宗为代表的求和派在宋金战争初期处于有利条件下积极与金谋求和议,答应金划淮而治的条件,在对待度淮而来的归正人时或拒绝接纳,或坚决遣返等。除了女真人赢得了汉人的认可这一显著民族关系特点外,金代河南地区的民族关系尚有另外两点也值得注意,一是在社会安定时期,土地问题是民族间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冲突;二是金政权的女真统治者并不完全信任为其效力的汉人。本文拟分四个章节对金代河南地区的民族关系状况展开研究论述。第一章,还原金政权征服河南地区并在该地区建立统治的历史过程;同时,将金代河南地区的行政区划及人口、民族进行简单描述。由此构筑金统治河南的时空背景;第二、三章分别对金代河南地区的民族冲突状况和民族融合状况进行重要历史回顾;第四章,对金代河南地区的民族关系进行历史分析,归纳其特点以及原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6.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春迎;金汴京(开封)皇宫考略[J];文物;2005年09期

2 张大新;;金政权南迁与北杂剧的成熟[J];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3 刘浦江;金代户口研究[J];中国史研究;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卫东;老舍民族主义思想浅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王俊奇;;论江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李荣芝;党晓云;;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再认识及传承系统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吴荣先;;论民族精神[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胡良桂;民族文学的形态模式[J];船山学刊;2001年03期

7 王付欣;;论民族认同理论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吴荣先;;浅析民族精神[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蒲向明;;“白马人”概念问题商兑与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4期

10 叶文宪;;论汉民族的形成[J];古代文明;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文清;;试论吴越同族[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册)[C];1981年

2 张治江;;略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理论[A];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邹小娟;;从回族的产生和形成认识中国文化的聚合力[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德洋;金朝中原乡村社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奕祯;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杨蕾;古代戏曲色彩考论[D];河南大学;2013年

7 孙佳;金代行政路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徐芳芳;《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9 宁波;金代北京路地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郭威;金代户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静;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的角色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黎明;开封城墙防御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韩晔;反犹主义:对斯大林政策导向的误读[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明明;论彭家煌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卞思梅;论葛维汉的羌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邢艳娇;试析菲律宾摩洛反抗运动[D];外交学院;2011年

7 黄后文;国共合作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唐盈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殊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向红;论当代土家族作家文学族群符码的建构[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丘刚;北宋东京皇宫沿革考略[J];史学月刊;1989年04期

2 丘刚;;北宋东京内城的初步勘探与测试[J];文物;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敏;以科学发展观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奎正,朱朝晖;湖南杂散居区城市民族关系影响因素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裴圣愚;;中国近代民族关系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乌仁其其格;;近代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研究——以土默川蒙汉民族关系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良品;田小雨;;论明代贵州水西安氏土司战争与民族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7 陶懋炳;关于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若干问题浅议[J];益阳师专学报;1983年03期

8 侯哲安;;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J];贵州文史丛刊;1983年01期

9 何兹全;;论述历史上民族关系时不可忽略的一面[J];历史教学;1983年06期

10 陈佳华,林荣贵;元统一前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徐黎丽;;接触与非接触——影响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赵健君;;论中国民族关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5 杨嘉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调查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7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白振声;;论文化与民族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郑洪芳;王宏晓;;论现代城市中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马强;[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明浩;[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记者 吴艳;[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何龙群;[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何龙群;[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付广华;[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段煜炜;[N];承德日报;2005年

8 周竞红;[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周竞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课题组;[N];云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5 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9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晔;论城市化进程中喀什市的民族关系[D];新疆大学;2008年

2 郎雪霞;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现状及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3 杨东兴;新时期民族地区藏汉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莉;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炀;花为媒:柳城畲族镇畲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格根塔娜;改革开放以来蒙汉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小飞;影响北京市民族关系的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建国;甘南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互动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阿依努尔;新疆维、哈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金代户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56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