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简介_《左传》异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0 10:23

  本文关键词:《左传》异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左传》异象研究
2015-10-25 14:00:00   来源:文艺学网   点击:

【作者】 周倩平;

【导师】 沈立岩;

【作者基本信息】 南开大学, 文艺学, 2014, 博士

【摘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诸如天道、灾变、鬼神、梦象等许多异于常态常情或者是带有神秘色彩的现象,本文统称之为“异象”,以区别于以往根据不同标准定义为“巫”、“神怪”、“方术”、“灾异”等说法。《左传》作为应以真实为旨归的历史文本记述如此多的异象,与古代巫史不分的文化传统相关,史官的职业要求及知识素养都是《左传》记录、重视异象的重要原因;而且因为春秋时期官学下移及史官地位下降,史官也试图借“天命”以“神道设教”来建构话语权,也常记鬼神等异象以劝谏警戒统治者。这些异象是春秋人对世界的认知、描述和传播,反映了春秋人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思维模式、政治意图以及情感、价值取向等等;因此在史官看来,这些异象是春秋社会的真实存在,而并非是增强《左传》文学性和趣味性的手段。本文拟对《左传》大量异象记载进行细读分析,借鉴现代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左传》所记异象统计、分类,对《左传》异象进行精细的文本研究和社会文化语境追索,重点探究《左传》所记载异象的来源,史官记录异象的方式和心理动机以及春秋人对这些异象的认识阐释,追索这些异象载于史册的社会文化原因及这些奇异现象超出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意义。论文主体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界定“异象”概念,对《左传》异象记载进行统计、分类,考察全书异象分布时间和地点的不同与春秋社会政治文化状态的联系。其次梳理《左传》成书时的写定年代和材料来源等基本问题,探寻其所载异象传说和流言的传播及记载过程,考察史官的知识积累和职业素养起到何种作用。第二章考察《左传》中的天文类异象,以及根据天文异象而发展起来的星占活动,内容包括日食、岁星、二十八星宿(大火星等)、客星、陨星陨石、彗星以及云气等等。并分析春秋时期占星理论的应用,阴阳说、五行说在占星中推理判断的作用,以及探究这些天文类异象对春秋时期社会政治、军事的影响。第三章则研究《左传》中偏向于“灾害”、“灾异”性质的地质及气候类异象,这些异象一般都给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活动造成了很大危害,给先民造成了持久的心理创伤,对华夏文明的文化传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而西周建立之初就建立了“荒政”措施,到春秋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救灾、防灾的措施和方法也越来越多。虽然因春秋时期巫文化色彩浓厚,以巫术、祭祀等方式救灾也还很流行,而且随着民本主义的发展,在灾害面前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第四章分析《左传》所载动物和人物的异行异貌。其中一类是常见的普通动物,或者异于平常的行为,或者行为与平常无异,但春秋时期的人却看做某种神秘的、天命的预兆,如郑国城门两蛇相斗,鸟在毫社“嘻嘻”叫等。其二则为想象出来的动物,如龙和麒麟等,《左传》中则将之作为真实存在的动物来记载,但并没有铺张渲染他们的神异性特点,与后世的龙崇拜及麒麟祥瑞说有很大区别。人物的异形异貌则是因为生死事大,所记人物形貌异常常记载人甫一出生或死亡时所观之形貌,即从人物的容貌、气质、声音、手纹等方面来预言其命运,或者记人死亡时的异常表现,如死而复生、人物感应而亡等,宣扬鬼魂和天命观。《左传》对人物的这种异形异貌的重视,是也后世魏晋品评人物之风的先河。第五章自足于春秋时期的宗教信仰系统,分析《左传》所记梦象以及鬼神妖异现象,细读文本考察《左传》梦象生成的心理及病理因素,以及在梦象生成过程中宗教和巫文化氛围的作用。并且将《左传》中的梦象按其内容分为战争、祭祀和死亡三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左传》中占梦应验的原因,以及春秋时期占梦的基本状况和地位。《左传》中出现了神、魂魄以及厉鬼等概念,而中国的宗教信仰虽然没有明确的教义,但春秋时期其体系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左传》中的鬼神主要以梦象、凭附和直接显现三种方式显灵,《左传》记载的这些鬼神显灵的事例(或谣言)往往成作一种舆论工具,背后蕴含着特定的政治目的,《左传》在记载这些鬼神事例的时候也常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左传》中的这些异象是春秋社会百态的一个缩影,是历史真实的一种另类表达,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有助于我们复原、了解春秋时期真实的社会文化面貌,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空间。 

【关键词】 《左传》; 异象; 天文; 星占; 灾异; 妖异; 梦象; 鬼神;

(编发:林萌)

上一篇:文化主义与意识形态幻象
下一篇:形象的焦虑


  本文关键词:《左传》异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69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