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实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18 20:04

  本文关键词: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实现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哲学与语言学将语言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可能性。但长期以来,学界中一直存在着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两张皮”现象,即两个学科的学者分别对语言进行研究,缺乏沟通交流,这并不利于语言研究的整体发展。国内许多西方语言哲学的研究者都呼吁要结束“两张皮”现象,对这两个联系紧密的学科进行整合性研究,即实现它们间的相互促进、融会贯通。本文以此学术背景为出发点,采用理论反思与比较的方法,从语法、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认知三个视角出发,以语言、现实、思维的三元关系框架为依托,围绕语法、意义生成、语境、范畴化、建构论等论题对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与语言学家韩礼德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梳理与对比,系统阐述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如何直接或间接地为韩礼德的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又如何从语言学的维度实现、发展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选择这两位学者作为两个学科的代表来进行聚焦、比较主要出于以下的考虑:一方面,维氏后期对语言使用的关注对功能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韩礼德对意义及语言与现实间关系的研究使他的理论充满了浓厚的语言哲学色彩;这种双向度的关联进一步体现在“反对明确划界”、“突显语言规约性”等他们共同的研究思路上。本文的讨论是对这两个学科整合研究的初步探索,这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从微观角度而言,对两位学者具体的思想、理论的比较与融合有助于深化对语法内涵、意义本质等语言核心问题的探讨,并为它们的澄清与解决提供多维视角;这些问题若仅从语言哲学或语言学单方面考察都无法得到全方位的综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本课题作为一次具体论证,对两学科整合研究这项全局性的学术事业也有着一定借鉴意义与启发作用:首先,整合两个学科的关键在于要改变语言学对哲学理论的单向度引进,发掘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哲学的影响与帮助,从而打通两个学科相互促进与渗透的渠道;其次,整合研究需要承认并明确两门学科在研究方法与目的上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寻求他们共同关注的具有本体论或认识论意义的语言问题作为切入点。
【关键词】:语言学 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 韩礼德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0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15
  • 绪论15-27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意义15-18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8-2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23-27
  • 第一章 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整合性研究27-79
  • 第一节 哲学的语言转向27-44
  • 一、哲学背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28-32
  • 二、语义上行32-35
  • 三、反形而上学与哲学治疗35-41
  • 四、语言哲学的发展与语言转向的意义41-44
  • 第二节 哲学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44-59
  • 一、语义学:指称论的导向与对“真”的追求45-51
  • 二、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51-55
  • 三、句法学: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55-59
  • 第三节 语言学对哲学研究的帮助59-73
  • 一、卡维尔式的质疑:语言学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缺陷59-64
  • 二、万德勒的进路:事实与事件两分的语言学解决方案64-69
  • 三、卡茨的论证:语句逻辑形式的语言学解决方案69-73
  • 第四节 结束“两张皮”现象73-77
  • 第五节 本章小结77-79
  • 第二章 韩礼德语法理论对维特根斯坦的实现与发展79-103
  • 第一节 哲学语法与功能语法:思想初探79-91
  • 一、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要义80-85
  • 二、走向韩礼德的功能语法85-91
  • 第二节 语法的任意性、自治性与自然性91-97
  • 一、维特根斯坦谈语法的任意性:语法自治91-93
  • 二、韩礼德论语法的非任意性:自然语法93-97
  • 第三节 “痛”的语法97-101
  • 一、“痛”的语法与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97-99
  • 二、“痛”的语法:韩礼德的经验建构思想对维特根斯坦语法观的发展99-101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01-103
  • 第三章 韩礼德社会语言观对维特根斯坦的实现与发展103-149
  • 第一节 意义的本体论探索103-123
  • 一、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104-109
  • 二、规则与遵守规则109-114
  • 三、韩礼德意义潜势概念对意义使用论的实现114-123
  •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的语境观123-138
  • 一、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观: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124-130
  • 二、韩礼德对维特根斯坦语境观的发展: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130-138
  • 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属性138-147
  • 一、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社会性的反面论证:私人语言论题139-142
  • 二、韩礼德对语言社会性的正面论证:语言与社会人142-147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47-149
  • 第四章 韩礼德认知语言观对维特根斯坦的实现与发展149-189
  •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观与范畴化的理论演变150-164
  • 一、客观主义范畴观及对其的批判150-153
  • 二、家族相似性:一个反本质主义的视角153-158
  • 三、家族相似维度下的原型范畴理论158-164
  • 第二节 韩礼德经验识解理论对家族相似观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164-177
  • 一、经验的三级复杂度:成分、图式与序列及其中的家族相似164-171
  • 二、概念库理论下的经验识解机制171-177
  • 第三节 建构论:语言唯心主义与语法隐喻177-187
  • 一、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唯心主义178-182
  • 二、韩礼德语言隐喻理论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建构观的佐证182-187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87-189
  • 第五章 结论189-196
  • 参考文献196-20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207-209
  • 致谢209-211
  • 个人简历211-2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2 周红英;;从及物系统看语言的非任意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傅福英;;语言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杨生平;;语言学、哲学、语言哲学及其关系[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5 钱冠连;;西方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J];外语学刊;2009年04期

6 陈海叶;;认知与功能双维观照下的范畴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杨洁;;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8 王晓丰;;概念史与语法考察——伽达默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概念考察比较[J];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黄国文!510275;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10 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从“客观主义”到“经验现实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D];浙江大学;2008年

2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实现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54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