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

发布时间:2020-11-04 08:28
   认知现象学以认知经验为研究对象,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热点问题。在对意识本质的纵深挖掘以及心灵哲学与现象学的融合趋势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解释意识经验就成为题中之义。与知觉经验的广受重视相比,对意识经验的分析往往忽视了认知经验,而认知现象学则强调对认知经验及其现象方面的分析,特别关注认知层面是否具有现象特征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一讨论主要由三个核心问题构成,分别是认知是否具有独特现象学的存在问题、认知现象学能否还原为知觉现象学的还原问题以及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如何相关的意向性问题。其中,还原问题是使得认知现象学得以凸显的关键。按照对现象特征范围的不同界定,限制论赋予知觉及其现象特征以原初性,并由此构成了独特的知觉现象学;扩展论则将现象特征从知觉延伸到认知,肯定认知经验的现象特征。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从认知现象学到知觉现象学的还原之争。不可还原解释重新反思有意识思维与现象特征、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的关系,围绕现象意识、现象特征、现象意向性三个方面,推进认知现象学的研究。不可还原解释首先通过引入内省的直接自明解释认知经验的独特性、专有性和个别性,但内省自身的不可靠性削弱了其确证认知现象学的说服力。其次,现象对比论证以排除现象差异的方式,分别设想了纯粹的、假设的、注释的三种情形的现象对比,比较意识经验中的现象差别。鉴于知觉现象学无法说明相同知觉经验之间的现象差异,现象对比进一步从逻辑上为认知现象学了开辟解释空间。再次,从现象特征与意向特征相融合的现象意向性角度,说明意向内容凭借现象特征进入认知经验之中。最后,提出解释认知现象学的可能路径。基于传统现象学中意向性、内省的概念以及第一人称的审视,联合具身认知中的现象身体,通过朝向生活世界的方法克服认知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局面,从而展现不可还原的认知现象学。认知现象学作为统一性的意识研究,在提升认知经验的重要性的同时,展现出其多重意蕴。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对意识难问题、符号入场问题、身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显现出一定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在注意的现象学和情绪的现象学中有进一步施展的可能。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B08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认知现象学问题的形成背景
    1.1 认知现象学的扩展论源泉:意识与认知的统一性
    1.2 认知现象学的限制论源泉:意识的知觉性
    1.3 认知现象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认知现象学的基本内涵与核心问题
    2.1 认知现象学的基本内涵
    2.2 认知现象学的核心问题
    2.3 认知现象学作为现象意识的基础要件
第三章 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论证
    3.1 基于内省的论证
    3.2 基于现象对比的论证
    3.3 基于意向性的论证
第四章 认知现象学的可能路径
    4.1 基于传统现象学的认知现象学
    4.2 基于具身认知的认知现象学
    4.3 基于方法论整合的认知现象学
第五章 认知现象学的启示与拓展
    5.1 启示:认知现象学与意识理论
    5.2 拓展:作为一种广义的现象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赌徒;;为什么有的近视者不戴眼镜会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J];读者.原创版;2016年08期

2 高新民;赵小娜;;思维与“感受性质”——认知现象学的“发现”与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11期

3 陈小鸥;在大自然中进行探究——我们身边的动物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J];环境教育;2004年01期

4 王俊龙;;数学编码的认知现象学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5 冯觉华;;从修辞现象到认知现象——谈隐喻的两大类型[J];学术交流;2006年07期

6 高新民;耿子普;;感受性质发微[J];哲学动态;2017年06期

7 喻云根;编写《新编翻译教程》的一点体会[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7年03期

8 魏屹东;;认知现象的哲学探究——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J];晋阳学刊;2010年02期

9 徐泽春;隐喻的解析[J];晋阳学刊;2002年01期

10 李涛;;网络结构式语言中的认知现象浅议[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雅君;认知现象学的不可还原解释[D];山西大学;202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桂伟;一词多义:文化调节的认知现象[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林影;从认知角度探究英汉情感隐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段春云;顺应理论对转喻语用功能的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郑珂;中英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秋凤;俄语报刊中的政治隐喻[D];吉林大学;2007年

6 周娟;《国风》中的隐喻运用和《诗集传》中的隐喻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86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5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