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26 07:48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学者汪中所收藏的一件“定武本”《兰亭序》。在20世纪60年代的“兰亭论辨”中,“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郭沫若借用清代学者李文田在“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中的一段题跋,作为其质疑《兰亭序》最重要的立论依据之一,并进而引发50余年来学界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但时至今天,这场讨论依然还没有定论。“兰亭论辨”中《兰亭序》真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一方面因为《兰亭序》在原件失传的情况下又出现了诸多不同面貌的临摹本和刻本,使人莫衷一是;另一方面更源于《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文本差别,《兰亭序》全文最早著录于唐修《晋书·王羲之传》,而《临河叙》著录在成书于南朝的《世说新语》,从时间来看,《临河叙》显然早于《兰亭序》,因此也理应比《兰亭序》更为可靠。按照李文田的说法,《兰亭序》系“隋唐间人知晋人喜好老庄”而依据《临河叙》“妄增”而成,《临河叙》才是“原本”,那么在《兰亭序》文本出于后人篡改的情况,《兰亭序》的书法便更不可能出于王羲之。本研究尝试引入观念史的研究视角来重新审视“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发现它们其实并不...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


江苏·镇江焦山碑林石刻博物馆“竹园”(“钟摹本”所在地)

兰亭,修禊,流传情况,摹本


37图 1-3:钟摹本吴熙载书汪中“修禊叙跋尾”之一原石及拓本学者祁小春通过对“李文田跋文”流传情况的讨论,认为“凡是有影印‘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出版物,几乎都是日本的”[1],并指出 1938[1]祁小春,“‘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踪迹及其相关问题”,载祁小春:《山阴道上——王羲之

藏本,兰亭序,兰亭


人文学院 美术史系 刘磊 观念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究——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虫蛀;其二品相无开脱页,但有长约 5 厘米的虫蛀的损坏,现为作者自藏本之一;另外 1 件《兰亭序赵子固落水本”(伪本)、“王十朋鉴定本”和“汪详,此件曾经网拍,现归笔者自藏本之二。(见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兰亭序》文本释义研究[J]. 宋战利.  中国书法. 2018(24)
[2]读祁小春《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增补修订版)[J]. 杨简茹.  中国书法. 2017(19)
[3]兰亭序民国珂罗版影印本汇考[J]. 程显静.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4]《张金界奴本兰亭叙》研究[J]. 西川宁,姚宇亮.  中国书法. 2017(12)
[5]论《兰亭序》的三种文本形态及其价值——兼议《兰亭序》讨论中的几个问题[J]. 杨庙平.  文艺研究. 2017(04)
[6]关于“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踪迹及其相关问题[J]. 祁小春.  美术观察. 2017(02)
[7]晚清理学复兴的经世意蕴[J]. 张舒.  天府新论. 2016(05)
[8]阮元的东晋书法观之变迁[J]. 菅野智明,梁少膺.  中国书法. 2016(08)
[9]罗振玉日本访书及刊行述略[J]. 李蜜.  文献. 2016(02)
[10]《蘭亭序》“僧”字論辯與徐僧權押署——有關徐僧權及其押署的綜合考察[J]. 李寧.  书法研究. 2016(01)

博士论文
[1]安岐与《墨缘汇观》[D]. 杨晓晶.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兰亭序》及其书法文化意义[D]. 何来胜.中国美术学院 2015
[3]“画山水”观念的起源[D]. 赵超.中国美术学院 2013
[4]汪容甫学术思想研究[D]. 彭公璞.武汉大学 2010
[5]《兰亭序》版本流变与影响[D]. 陈忠康.中央美术学院 2008
[6]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D]. 靳永.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完颜景贤及其书画收藏[D]. 李冲.天津美术学院 2015
[2]《世說新語》佚文研究[D]. 胡方霖.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碑帖学视野下的清代《兰亭序》题跋研究[D]. 葛复昌.山西师范大学 2015
[4]高二适书法艺术研究[D]. 李明银.河北大学 2014
[5]李文田书法艺术研究[D]. 梁达涛.暨南大学 2014
[6]二王法帖目录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 刘剑辉.中央民族大学 2013
[7]李文田与“清流”[D]. 李骛哲.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8]端方收藏研究[D]. 刘娜.中央美术学院 2012
[9]沙孟海书学思想考论[D]. 岑欢科.杭州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3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03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