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1:13
  在小说中穿插诗词的写法是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手法,有其深刻悠久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特征。《红楼梦》中的小说诗词就数量和功能而言又有别于一般的小说诗词,其翻译难度非同一般。考察红诗的英译史可以发现,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百年来中外译者却仍然前赴后继地在做出努力和尝试。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十二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做全面系统的对比和研究。本研究作者希望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红楼梦》多个译本中诗词英译的特征,其中既包括语言特征的整体趋势,也能体现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本研究主要试图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红楼梦》英译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的译者在翻译诗词时,在内容上做了哪些取舍,采用的翻译策略如何;2.各个诗词译文在宏观的语言维度上有什么样的特征或倾向;具体而言,主要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进行分析;3.从文学审美角度来看,《红楼梦》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等文学和审美价值传达效果如何。《红楼梦》中的诗歌皆因人物和情节而创,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作者手段高超,诗词穿插在小说中非但不多余,反而使情节更加紧凑合理...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


梅辉立译文图例: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


翟里斯译文图例: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


王际真1929年译本译文图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翟理斯汉诗格律体英译探索[J]. 张保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19(01)
[2]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中诗体押韵策略研究[J]. 冯全功.  外语与翻译. 2015(04)
[3]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J]. 荣立宇.  语言与翻译. 2015(04)
[4]《石头记》翻译中的现实与虚构[J]. 闵福德,北山.  红楼梦学刊. 2015(04)
[5]思维模式下的译文句式初探——以《红楼梦》的霍译与杨译为例[J]. 冯庆华.  外语电化教学. 2014(06)
[6]《红楼梦》诗词翻译中不同叙述视角对意境的作用[J]. 张琦.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4(S2)
[7]海关洋员包腊与晚清中国外交[J]. 潘一宁.  学术研究. 2014(09)
[8]散曲英译探微——《红楼梦曲》四种英译比较研究[J]. 马风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9]《红楼梦》早期英译补遗之二——梅辉立对《红楼梦》的译介[J]. 王金波,王燕.  红楼梦学刊. 2014(02)
[10]《红楼梦》早期英译补遗之一——艾约瑟对《红楼梦》的译介[J]. 王金波.  红楼梦学刊. 2013(04)

博士论文
[1]《水浒传》四英译本翻译特征多维度对比研究[D]. 刘克强.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2]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 王丽耘.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小宝西游[D]. 费玉英.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4]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D]. 江帆.复旦大学 2007
[5]弗朗茨·库恩及其《红楼梦》德文译本[D]. 王金波.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6]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 王绍祥.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4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04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