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格与健康:文化、经济与政治环境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7-27 07:4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属性烙印。受制于分析技术和研究成本的客观局限,以往人类学家和跨文化心理学家对此只有过片段式的考察。近年来西方兴起的“地理心理学”(Geographical Psychology)借助大数据技术,使得全面准确刻画大规模人群心理与行为的空间分布特性成为可能。譬如,作为稳定心理特征代表的人格特质,被证明在国际间和国家内区域水平上(例如,美国50个州、英国380个行政区)存在显著地理差异。尤为重要的是,区域人格分布还与许多重要的公共健康指标存在关联。遗憾的是,地理心理学研究者至今尚未涉足区域人格影响公共健康的作用机制问题。社会生态心理学视角指出,人类行为,无论微观个体抑或宏观群体,皆嵌套于特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构成)之中。心理学中有着漫长历史的“人与情境”之争,却甚少关照宏观客观环境的远因作用,相应也缺乏超越个体水平的理论解释框架。受自然界中原子核与电子、生物界中病毒与细胞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吸引(排斥)、促进(阻碍)的亲和性原则启发,本研究将“亲和性”概念引入地理心理学研究领域,并以公共健康指标作为检验性结果变量...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1.1.1 早期人格心理学中的跨国研究:“昙花一现”
        1.1.2 国家心理特征研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复兴
        1.1.3 国家内-区域研究的崛起:地理心理学的新活力
        1.1.4 区域人格与社会指标之间的关联
        1.1.5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三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家内区域人格与健康研究进展
    第一节 什么是区域人格?
        2.1.1 人格的跨国差异
        2.1.2 人格的国家内-区域差异:区域人格
    第二节 区域人格研究的意义
        2.2.1 区域水平研究相对优势
        2.2.2 在多水平分析的全景式框架中的意义
    第三节 区域人格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2.3.1 区域人格的形成机制
        2.3.2 区域人格的表达机制
    第四节 区域人格与健康关系的实证进展
        2.4.1 区域人格与社会指标关系的实证证据
        2.4.2 区域人格影响健康的实证证据
    第五节 已有研究不足和本研究设计
        2.5.1 已有区域人格与健康研究的不足
        2.5.2 本文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
第三章 人格与健康的美国区域地理分布及其关系
    第一节 引言
        3.1.1 人格与健康的地理分布
        3.1.2 本章研究问题与目的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3.2.1 大五人格的测量
        3.2.2 健康指标
        3.2.3 控制变量指标
    第三节 人格与健康的地理分布
        3.3.1 大五人格的地理分布和聚类
        3.3.2 健康的地理分布和聚类
        3.3.3 讨论
    第四节 区域人格与健康的关系
        3.4.1 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
        3.4.2 人格与寿命及死亡率的关系
        3.4.3 人格与心理疾病问题的关系
        3.4.4 人格与物质滥用及健康行为的关系
        3.4.5 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人-情境之争”到人格与环境的亲和性假说
    第一节 引言
        4.1.1 当前区域人格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困境
        4.1.2 困境的突破口:环境的作用
        4.1.3 本章研究目的与设计
    第二节“人-情境之争”
        4.2.1 特质论的观点
        4.2.2 反对观点:情境的重要性
        4.2.3 特质论的回应:特质重要性的巩固
        4.2.4 争端的解决:交互论视角
    第三节 人与情境交互的理论模型综述
        4.3.1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人格机制
        4.3.2“人-环境匹配”模型
        4.3.3 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现有理论解释的不足
        4.4.1 宏观环境的重要性:社会生态视角
        4.4.2 已有理论模型的不足
    第五节 新假说的提出:人格与环境亲和性假说
        4.5.1 新假说的实证基础
        4.5.2 人格与环境亲和性假说的内容及原则
        4.5.3 亲和性概念的渊源及内涵
        4.5.4 与已有理论模型的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环境的调节:以集体主义和松-紧文化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化的维度及相关研究概述
        5.2.1 个体-集体主义文化概述
        5.2.2 松-紧文化概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5.3.1 研究目的
        5.3.2 数据来源
        5.3.3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5.4.1 文化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关系
        5.4.2 集体主义对人格与健康的调节
        5.4.3 松-紧文化对人格与健康的调节
    第五节 讨论
        5.5.1 外向性与文化环境的亲和性
        5.5.2 宜人性与文化环境的亲和性
        5.5.3 尽责性与文化环境的亲和性
        5.5.4 神经质与文化环境的亲和性
        5.5.5 开放性与文化环境的亲和性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经济环境的调节:以基尼系数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经济环境相关研究综述:基尼系数
        6.2.1 经济环境与人类心理与行为
        6.2.2 基尼系数及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6.3.1 研究目的
        6.3.2 数据来源
        6.3.3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6.4.1 基尼系数与健康的相关关系
        6.4.2 基尼系数对人格与健康的调节
    第五节 讨论
        6.5.1 外向性与基尼系数的亲和性
        6.5.2 宜人性与基尼系数的亲和性
        6.5.3 尽责性与基尼系数的亲和性
        6.5.4 神经质与基尼系数的亲和性
        6.5.5 开放性与基尼系数的亲和性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政治环境的调节:以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政治环境相关研究综述
        7.2.1 政治环境概述
        7.2.2 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氛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7.3.1 研究目的
        7.3.2 数据来源
        7.3.3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7.4.1 政治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关系
        7.4.2 保守主义对人格与健康的调节
        7.4.3 自由主义对人格与健康的调节
    第五节 讨论
        7.5.1 外向性与政治环境的亲和性
        7.5.2 宜人性与政治环境的亲和性
        7.5.3 尽责性与政治环境的亲和性
        7.5.4 神经质与政治环境的亲和性
        7.5.5 开放性与政治环境的亲和性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总讨论
    第一节 不同的人格特质亲和性规律对比
        8.1.1 尽责性的综合亲和性
        8.1.2 神经质的综合亲和性
        8.1.3 宜人性的综合亲和性
        8.1.4 开放性的综合亲和性
        8.1.5 外向性的综合亲和性
    第二节 不同的环境变量亲和性规律对比
        8.2.1 经济环境的综合亲和性
        8.2.2 政治环境的综合亲和性
        8.2.3 文化环境的综合亲和性
    第三节 综合分析与实践意义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核心发现
        9.1.1 人格与健康的区域地理分布规律
        9.1.2 人格与健康相关关系的系统性检验
        9.1.3 人格与环境亲和性假说
        9.1.4 人格与环境的健康亲和性规律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9.2.1 地理心理学视角下的区域人格与健康系统性关联
        9.2.2 提出人格与环境亲和性假说
        9.2.3 人格与环境的亲和性:区域公共健康实践价值
        9.2.4 区域研究新活力:大数据融合
    第三节 研究不足
        9.3.1 人格的自我报告测量偏差
        9.3.2 截面数据的因果推论风险
        9.3.3 探索性发现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和解释
    第四节 未来研究方向
        9.4.1 扬大数据之“利”:探索时间变迁规律
        9.4.2 集社会生态之“合”:汇聚“个体-区域-国家”
        9.4.3 应中国研究之“需”:展望中国区域健康心理学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05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05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