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的历史认知叙事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4 17:37
  论文的首要目标是:在多层面的《等待戈多》中,锚定一个最底层的亚文本,进而回答剧作引发批评难题,并试图通过这个难题的解决,获得面上的启示。这个学术目标,是通过重构一种历史认知叙事学,即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一种比较诗学)方法,来得以实现的。研究内容主体分为4章:第1章概括了《等待戈多》的5种主要阐释,并详述这5种阐释互相争论不休的原因,剖析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难点,进而凸显重构历史认知叙事学必要性:在处理事件序列、人物与时空系统及故事动力方面,认知叙事学具有优势;历史诗学则通过历史比较方法,向文本历时层敞开了大门。当然,两种方法都有交叉进阶的潜力。在建构新视野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论争的具体思路,即改进《等待戈多》的宗教阐释,重置该剧历史脚本,将之定位于“弥赛亚期盼”事件。第2章根据文本细读经验,在事件层上,揭示《等待戈多》虽解构了事件部分内容,但没有解构事件本身。在锁定“等待”事件的前提下,明确提出“约定”和“延宕”都是确定事件。而且“约定”是“等待”之因,并被“戈多的使者”所确认,“延宕”则是“等待”之果,之所以难以发现,是因为其有独特宗教逻辑。在此基础上,确认《等待戈多》存在明确事件序...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等待戈多》研究概述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五种主要观点及其他中性阐释
        1.1.1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一:戈多是谁不重要,作品揭示荒诞处境
        1.1.2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二:戈多是死亡及其他关于“死亡话语”的思考
        1.1.3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三:戈多是形而上所指,晦涩作品需哲学阐释
        1.1.4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四:《等待戈多》是语言游戏及后结构主义阐释
        1.1.5 英语批评主要观点之五:戈多是上帝,“等待戈多”就是“等待上帝”
        1.1.6 国内研究观点主流阐释概况及国内外其他中性分析补述(含叙事问题)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的跨学科方法
        1.2.1 目前研究可以改进的三个问题及解决问题存在的难点
        1.2.2 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方法: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来解决问题
    1.3 本文研究意义:经典解读、跨学科方法融合及学科扩展
        1.3.1 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方面的意义
        1.3.2 方法论融合与学科拓展方面的意义
2.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核心叙事的脚本
    2.1 《等待戈多》中的“约定-等待-延宕”事件序列
        2.1.1 文本中没有被解构动作与事件之一: 约定
        2.1.2 文本中没有被解构动作与事件之二: 等待
        2.1.3 文本中没有被解构动作与事件之三: 包含误认环节的延宕
    2.2 弥赛亚期盼脚本中的“约定-等待-延宕“事件序列
        2.2.1 弥赛亚期盼动作与事件之一: 约定
        2.2.2 弥赛亚期盼动作与事件之二: 等待
        2.2.3 弥赛亚期盼动作与事件之三: 包含误认环节的延宕
    2.3 “约定-等待-延宕”当代文本及历史脚本的整体判定
        2.3.1 核心叙事中的动作、事件序列中的势及认知图式
        2.3.2 《等待戈多》历史脚本的判定
3.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脚本的人物与时空场点认知框架
    3.1 《等待戈多》人物与时空场点系统
        3.1.1 作品中的期盼者系统: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
        3.1.2 作品中的替代者与偏斜对立者系统: 波卓与幸运儿
        3.1.3 作品中的被期盼者系统: 戈多及其使者
        3.1.4 作品中的时空场点系统: 接近终点的无限拖延的困境
    3.2 弥赛亚期盼脚本中的人物与时空场点系统
        3.2.1 弥赛亚期盼中的期盼者群体
        3.2.2 弥赛亚期盼中的替代者与偏斜对立者系统
        3.2.3 弥赛亚期盼中的被期盼者系统及其历史原貌
        3.2.4 弥赛亚期盼中的时空场点系统
    3.3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中的人物与时空场点判定
        3.3.1 人物与时空场点判定的历史认知框架与历史层次
        3.3.2 《等待戈多》人物、时空场点系统的判定
4.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脚本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系统
    4.1 《等待戈多》中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系统
        4.1.1 作品中的希望: 对脚本的目标、计划起正面推进作用的情感动力
        4.1.2 作品中的恐惧、失望与绝望: “阻碍式反向推进”的脚本情感动力
    4.2 弥赛亚期盼脚本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系统
        4.2.1 弥赛亚期盼中的希望: 对脚本的目标、计划起正面作用的情感动力
        4.2.2 弥赛亚期盼中的恐惧、失望与绝望: “阻碍式反向推进”的脚本情感动力
    4.3 《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中的情感与故事动力的判定
        4.3.1 历史脚本情感动力界定的两个原则
        4.3.2 《等待戈多》情感与故事动力的判定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转向”的理论资源[J]. 陆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行为语言·无意识结构·文学活动[J]. 马大康.  文艺理论研究. 2016(06)
[3]文学叙事中的非自然情感:基本类型与阐释选择[J]. 尚必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4]《等待戈多》与西方喜剧传统[J]. 冯伟.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4)
[5]《等待戈多》中树意象的文学人类学新解[J]. 王晴阳.  怀化学院学报. 2015(07)
[6]死狗、绳子与曼德拉草——《等待戈多》的用典与文字游戏[J]. 赵山奎.  国外文学. 2013(04)
[7]《残局》:《等待戈多》的变奏曲[J]. 杨武遒.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S1)
[8]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小说人物研究[J]. 唐伟胜.  外国语文. 2013(02)
[9]论中西生态美学语境下的《等待戈多》[J]. 薛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10]论《等待戈多》与后现代主义的深度契合[J]. 王小燕.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认知叙事学研究[D]. 张万敏.扬州大学 2011
[2]从系统功能角度诠释语法化[D]. 辛燕.苏州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D]. 王品.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5
[2]论叙事动力的流程和类型[D]. 郭明玉.江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0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60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