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积极思维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9-15 13:50
  积极思维是指个体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到事物好的—面,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和积极的应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积极思维有助于情感的发展和个人幸福感的提升。儿童积极思维的研究发现5~6岁儿童已经能理解思维和情绪间的关系,儿童会先认识到即使在积极事件中,消极思维也能带来不佳的情感体验,之后才能逐渐认识到积极思维能改善消极事件带来的不良情绪体验。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为什么8岁组儿童对积极思维的情绪预测比10岁组儿童更积极:为什么中性事件下儿童积极思维对情绪的预测更积极;影响儿童积极思维的因素除了年龄、事件效价外,还有哪些?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通过三项研究考察儿童积极思维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以60名4~6岁儿童为被试,以正性事件故事和负性事件故事为实验材料,通过口语报告法考查儿童积极思维发生的年龄阶段。结果发现:大部分5岁儿童以事件本身的好坏解释情绪产生的原因,6岁儿童会将情绪与自身心理(或想法)联系起来,开始出现积极思维解释的萌芽。研究2A要求5~11岁组儿童(N=400)听包含正性、负性和中性事件的六个图画故事,其中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往积极方面想,一个往消极方面想,儿童预测并解...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儿童积极思维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图1年龄和思维风格的交互作用以及事件效价和思维风格的交互作用??年龄组和事件效价的交互作用如图2所示,简单效应检验发现,正性事件上??

儿童积极思维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图2年龄组和事件效价的交互作用??6'00*|???????|?口积极思维??5'00? ̄1?口消极S维??4.?00?正1?????〇?

儿童积极思维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图4年龄组和事件效价在平均情绪差异量上的交互作用??3.4情绪解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希望理论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景小涛.  教学与管理. 2015(27)
[2]青少年乐观对抑郁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牛更枫,范翠英,周宗奎,田媛,连帅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3]中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探索:对资深心理教师的访谈[J]. 邓林园,王美璇.  教师教育研究. 2015(03)
[4]情绪效价和唤醒对熟悉性和回想的不同影响[J]. 徐慧芳,张钦,郭春彦.  心理科学. 2015(02)
[5]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乐观的中介和调节作用[J]. 李旭.  中国特殊教育. 2015(01)
[6]当事人对领悟的看法:质化分析[J]. 胡姝婧,江光荣,鲁艳桦,张莎莎,陈锐娟,于丽霞,杜睿.  心理学报. 2014(07)
[7]希望和乐观——两种未来指向的积极预期[J]. 肖倩,吕厚超,华生旭.  心理科学. 2013(06)
[8]乐观偏差的认知神经机制[J]. 滕召军,刘衍玲,刘勇,翟瑞.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1)
[9]初中生气质性乐观与其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研究[J]. 陈卉,傅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10]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乐观心理思想探微[J]. 霍涌泉,陈永涌,郭祖仪.  心理学报. 2013(11)

博士论文
[1]从快乐到希望[D]. 王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表情识别中的效价和动机维度趋利避害及效价优先效应[D]. 侠牧.西南大学 2015
[3]积极人格特质个体的社会应激反应及其自主神经调节机制研究[D]. 吕薇.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大学生希望感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 黎志华.中南大学 2013
[5]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 孙蕾.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 任俊.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 乾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高中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林美春.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6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96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