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06:29
  从广义的学科角度着眼,本文隶属于中国当代音乐研究范畴;从狭义的个案立场微观,本文隶属于文化当事人个体研究范畴。具体选定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当代作曲家:陈其钢。作为以文化当事人及其音乐作品、创作风格为核心的论题,文章将针对陈其钢“中国式表达”的相应样式,及其当代音乐创作中“风格趣向”的相关意象展开。为论证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进入中国当代音乐历史叙事相关探讨,对“新音乐”和“新潮音乐”的概念与脉络予以厘清、梳理,以确立其学理定位及对后世中国当代音乐在风格、观念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切入人文论域,挖掘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在陈其钢音乐内涵中的显现。其次,本文将密切关联时代现实与个人经历对作曲家产生的影响,针对其作品展开体裁样式、形式结构、音响形态等相关技术分析,了解其个性化音乐语言体系建立的过程;同时,也将收集关于陈其钢三十余年来的访谈、讲座等内容,归纳总结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从中探究其写作趣向偏好与音乐美学思想。最后,本文将选取最能体现作曲家主观情思与写作意趣的声乐体裁进行内涵性探究,并以此为连接路径,寻找他与北宋文人苏东坡的精神共通;进一步,将视角从个体扩大至群体,对“第五代作曲家”展开现象...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凡例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论题的相关学术背景及学科范畴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所在
    三、研究策略和研究程序、章节安排
    引用参考文本
第一章 历史风潮与人文风格
    第一节 “新音乐”与“新潮音乐”的学理定位
        一、“新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肇始
        二、“新潮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动因
        三、以人为本:中国当代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中国式表达”与“风格趣向”的文化剖析
        一、“表达”与“趣向”词意解析
        二、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及在陈其钢音乐人文风格中的显现
    本章小结 内外因素 相生相协
    引用参考文本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及作品、访谈概述
    第一节 陈其钢生平概述
        一、少年初长成:国内成长背景(1951-1983)
        二、职业化确立:海外求学经历(1984-1992)
        三、艺境风格化:三部经典之作
        四、唯乐不可伪:面对真我敞开
    第二节 陈其钢作品、访谈概述
        一、从作品样式看基本写作偏好
        二、从访谈观点探音乐美学思想
    本章小结:潜心理想 中得心源
    引用参考文本
第三章 假谢赫“六法”勾绘中国式表达
    第一节 气韵生动——情景交融
    第二节 骨法用笔——主题手法
        一、骨法架势:以《逝去的时光》主题手法为例
        二、骨质笔力:以《蝶恋花》之《多愁善感》为例
    第三节 应物象形——标题意象
        一、“花鸟命题”的直觉与想象
        二、标题的内容与题材暗示
    第四节 随类赋彩——配器音色
        一、色彩之时空流动
        二、音色之性格标签
    第五节 经营位置——结构布局
        一、旋律发展利用调式游移展开
        二、半音化进行的蒙太奇晕染法
        三、段落衔接与背景铺陈之手法
    第六节 传移模写——承续传扬
    本章小结 情在理中 气韵生动
    引用参考文本
第四章 音乐样式、代际群体及跨文化语境
    第一节 声乐作品的内涵性研究
        一、从人声体裁挖掘主观情思
        二、苏轼与陈其钢的思想共通
    第二节 第五代作曲家现象研究
        一、于无声处听惊雷:“崛起的一代”
        二、个体比较性研究:以谭盾为例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作曲家
    本章小结 回溯开篇设问
    引用参考文本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交响曲之六法[J]. 梁晴.  音乐探索. 2019(02)
[2]被凝视的花朵——陈其钢《蝶恋花》中的女性性别刻板印象修辞[J]. 何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3]音乐写作风格探索——陈其钢讲座实录[J]. 陈其钢,张问.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7(03)
[4]声音尽头与美听仙境——韩锺恩教授的当代音乐追寻[J]. 孙慧.  当代音乐. 2017(13)
[5]中国当代音乐史的历史分期及其依据[J]. 居其宏.  当代音乐. 2015(01)
[6]试从中国的“意境”理论看西方音乐[J].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3)
[7]现代性进程中的音乐家社会身份建构:观察与反思[J]. 杨燕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8]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调性扩张技法研究——以中国当代作品为例[J]. 樊祖荫.  音乐研究. 2011(05)
[9]经过新音乐实验的元点走向中国文化实质的探索与实践——论“新潮”音乐及当代音乐创作的方向[J]. 王萃.  中国音乐. 2011(03)
[10]大器晚成一“文人”——对陈其钢的音乐史学研究[J]. 明言.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传统文化思想辨析[D]. 臧恒.南京艺术学院 2019
[2]论陈其钢音乐创作中对戏曲元素的运用[D]. 朱玫玫.南京艺术学院 2018
[3]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 温展力.中国音乐学院 2011
[4]谭盾歌剧研究[D]. 杨和平.上海音乐学院 2009
[5]断裂与失衡[D]. 叶松荣.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01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01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