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礼佛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6:09

  本文关键词:帝后礼佛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帝后礼佛图为佛教供养人像中特殊的一种,其表现形式为中心人物头戴冕冠或宝冠,周边侍者环绕在其周围或紧随其后,人物均呈现出行状态。本文以北魏时期出现的帝后礼佛图为研究对象,以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及巩县石窟第一窟中礼佛图等为研究中心,将帝后礼佛图放置在中国美术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观察,研究这组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试图揭示北魏时期帝后自我形象塑造从无到有这一现象背后巨大的图像转向。本文分三个部分研究帝后礼佛图表现方式的确立、表现形态的特点以及其出现之后对后世的影响。第一部分,笔者通过对北魏之前帝王、祖先以及死者画像的绘画传统的梳理、分析与再检验,说明了在北魏帝后礼佛图出现之前,中原地区普遍存在着不为生者画像、不为帝王画像的传统。第二部分,帝后礼佛图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创新,出现了三方面的样式特点。第三部分笔者试图对帝后礼佛图呈现出的样式从佛教观念与图像的影响以及北魏自身民族特殊性两个角度作出解释。同时指出帝后礼佛图形成之后,民间造像碑、墓葬美术中纷纷效仿这一图像样式,并在其中加入了民间信仰、道教等因素,使得帝后礼佛图的样式在继承中得到了广泛地发展。
【关键词】:帝后礼佛图 龙门石窟 巩县石窟 供养人像 图像禁忌 帝王像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9;K879.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6
  • 第一节 帝后礼佛图的定名及相关概念7-10
  • 第二节 学术史10-13
  • 第三节 问题、方法与研究意义13-16
  • 第一章 汉魏时期的帝王、祖先与死者画像16-31
  • 第一节 关于汉代帝王像的再检讨16-22
  • 第二节 帝后图像之外的人物图像22-26
  • 第三节 墓主像及拜谒图26-31
  • 第二章 帝后礼佛图的样式特征31-56
  • 第一节 性别33-43
  • 第二节 位置43-52
  • 第三节 仪式与图像52-56
  • 第三章 帝后礼佛图形成原因及影响56-71
  • 第一节 佛教观念与图像的影响56-61
  • 第二节 女性的作用61-64
  • 第三节 与帝后礼佛图的影响64-71
  • 结论71-74
  • 附录74-87
  • 一、龙门帝后礼佛图的著录74-76
  • 二、文物流失与中外研究视角差异76-84
  • 三、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流散及现状84-87
  • 参考文献87-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旭华;陈开颖;;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供养人身份考释[J];中原文物;2012年02期

2 赵珊瑚;;民国古董商岳彬与《帝后礼佛图》[J];湖北档案;2012年08期

3 陈重远;;普爱伦与岳彬盗走的《帝后礼佛图》[J];世纪;1997年06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颖诗;中华文物:西观东察阅千年[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琳;帝后礼佛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磊;巩县石窟帝后礼佛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帝后礼佛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0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