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

发布时间:2021-10-28 18:58
  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 Words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与个人才能[J]. 艾略特,卞之琳.  星星. 2019(02)
[2]“文学场域”视阈下的西南联大诗人群再考察[J]. 邓招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4)
[3]西南联大作家群与存在主义[J]. 杨经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2)
[4]边地风景体验与西南联大诗歌[J]. 马绍玺.  文学评论. 2015(01)
[5]文学抗战的艺术呈现——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J]. 李光荣.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5)
[6]抗战时期昆明的外国文学译介研究[J]. 庞学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3)
[7]西南联大的新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J]. 杨绍军.  社会科学论坛. 2014(04)
[8]论西南联大诗歌的沉思特质[J]. 刘启涛.  当代文坛. 2013(04)
[9]新诗社三诗人初论[J]. 李光荣.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中国校园文学的一座高峰——论西南联大学生创作[J]. 李光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博士论文
[1]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D]. 邓招华.山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初绽于校园的自由之花[D]. 江世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抗战时期大后方文艺救亡的校园抒写[D]. 周致远.重庆师范大学 2008
[3]“秋风里飘扬的风旗”[D]. 黄葵.贵州师范大学 2007
[4]从延安鲁艺文学活动看延安文人话语方式的变化[D]. 黄妍.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客观化抒情策略[D]. 刘青怡.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3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63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