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论“规则”的本性与功能

发布时间:2017-05-08 08:08

  本文关键词:休谟论“规则”的本性与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规则”是休谟在其主要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他在认识论、情感论以及道德学的相关问题探究中都多次涉及到“规则”概念,并且赋予了“规则”不同的含义和功能。对“规则”概念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休谟哲学的规范性特征的走势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对其哲学的评价问题。在国内学界中,关注较多的是休谟在人性论第一卷第三章第十五节中提出的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八项规则,还有就是道德学中的正义规则。这些属于休谟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规则。但是,从正面对休谟的“规则”概念进行整体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学界中是比较少见的。 从休谟的主要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其主要哲学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规则”概念的含义,但是,从其对“规则”的阐释和运用中可以发现,他是在两个层面上来使用“规则”概念,即自然的心理的层面上的规则和反省的规范的层面上的规则,这两类规则可以简要地表述为自然的心理规则和反省的规范规则。第一类规则实际上所涉及的是人性的自然的心理倾向,这类规则极易引起偏见和错误的判断。而第二类规则对第一类规则的影响进行纠正、调节和规范,因此,第二类规则即反省的规范规则具有反省性、纠正性、调节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特征,两类规则相互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由于两类“规则”模式被休谟广泛运用在认识论、情感论和道德学的具体问题分析之中,从而使其哲学思想呈现出两条路线,即自然的心理的分析路径和反省的规范的分析路径,休谟正是通过运用两类规则模式实现了对经验世界的动态、和谐的解释。 休谟对“规则”概念的运用使其思想体现出某种规范性特征,这对于学界的传统解读思想是一种挑战。首先,对“规则”概念进行解析能够有力地回应彻底怀疑主义的解读观点;其次,“规则”概念特别是第二类规则能够对自然主义的解读观点从规范性方面进行某些完善和补充;还有就是通过明确“规则”概念的本性和作用能够对一些具体的解读观点进行一定反驳,如道德主观主义、个体心理主义等等。 探究“规则”概念的两重基本含义以及应用情况是进一步理解休谟哲学的重要途径。而要比较深刻地理解规则概念还需要探究一些与“规则”概念相关的问题,如两类规则的来源问题、两类规则如何发挥作用、两类规则的合理性问题等,探究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规则在休谟哲学中的本质和地位,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休谟哲学的真正本意。 根据《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中的相关文本论述可以发掘,休谟是在“习惯”这一人性原则的前提下来解释规则的形成和发挥作用问题的。休谟将习惯称为人生的伟大指导、最后原则,可见习惯在休谟哲学中的极度重要性。但是,习惯作为人性原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其包括了心理意义上的habit和认识反省意义上的custom两层含义,它在主要文本中表现出了完善与不完善之分。不完善的习惯所指的是心理意义上的habit占优势的情形,而较完善的习惯是指认知反省意义上的custom占优势的情形,但是不论哪种情形都具有自然心理和认知反省两重要素。当然,由于从英文到中文的翻译问题,这种作为人生伟大指导的人性原则只能用“习惯”这个词语来指代。这样,休谟在习惯这个人性原则之下就比较融贯地解释了两类规则的产生和发挥作用。两类规则都是习惯的产物,只是要仔细区分是哪类习惯的产物,同时两类规则要顺利发挥作用也要通过习惯,因为只有习惯能使人顺畅地运用两类规则。 而对于规则的合理性和权威性问题,休谟实际上是运用了一种经验中的动态方法来对规则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一方面,通过持续地遵循一些经验中的准则而形成的规则就可以作为具有纠正、调节和规范作用的第二类规则,因为这些准则是正确推理的条件,能够提高信念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只有持续地运用规则才能够认识到规则的合理影响和作用,才能认识到规则的效能如何,而规则所持续产生的结果就能够为规则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智慧的人的实践过程,涉及到的是科学方法论问题。 两类“规则”模式在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中得以比较完整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两类规则模式也被休谟广泛运用到对情感论(人性论第二卷)和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为(人性论第三卷)的分析中,从而使其情感和道德理论体现出了某种规范性。规范性作为当今学界研究休谟哲学的一个新的方向,受到西方学界的关注,也是全面理解休谟哲学的一个重要路径。而通过研究休谟的“规则”概念为切入点来探究休谟哲学的规范性特征,这能够比较恰当地展现一个“新休谟”。
【关键词】:规则 习惯 倾向 反省 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61.29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引言12-28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2-15
  • 第二节 学界关于休谟的“规则”概念的相关研究和主要观点15-23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说明23-26
  • 第四节 休谟原著名称缩写和版本使用说明26-28
  • 第一章 休谟对两类“规则”论述的两条线索概览——从认识论、情感论和道德学分析28-35
  • 第一节 第一类规则即“自然的心理规则”的线索表现29-31
  • 第二节 第二类规则即“反省的规范规则”的线索体现31-33
  • 第三节 小结33-35
  • 第二章 两类“规则”的本性及其在认识论中的作用35-115
  • 第一节 “规则”的文本线索梳理——休谟如何提出两类‘规则’35-42
  • 第二节 认识论中的“规则”究竟是什么42-55
  • 2.2.1 “观念是印象的摹本”是否属于“规则”的两类范畴42-44
  • 2.2.2 几处关于“规则”的文本分析——再现两类规则的本性44-46
  • 2.2.3 两类规则的范围界定问题46-55
  • 第三节 两类“规则”的形成或来源问题55-75
  • 2.3.1 学界对两类规则形成问题的讨论及其分析评价55-60
  • 2.3.2 如何理解习惯原则下两类规则的形成——两类规则都是‘习惯’的产物60-71
  • 2.3.3 对2.3.1中提到的部分学者观点的再探讨71-75
  • 第四节 两类“规则”发挥作用的问题75-89
  • 2.4.1 两类规则何以发挥作用75-79
  • 2.4.2 两类规则如何影响信念的合理性79-89
  • 第五节 如何理解“规则”的可辩护性与合理性89-115
  • 2.5.1 休谟对规则做出的经验解释——与笛卡尔、马勒勃朗士的相关思路的异同89-95
  • 2.5.2 衡量“规则”的标准:准则——规则何以成为“反省的规范规则”95-108
  • 2.5.3 规则所具有的规范作用的权威性问题或合理性保证问题探究108-115
  • 第三章 两类“规则”对情感的影响与表现115-123
  • 第一节 休谟在情感讨论中对两类“规则”的运用表现115-118
  • 第二节 两类“规则”如何作用于情感(passion)118-123
  • 第四章 两类“规则”在道德判断、行为方式中的角色、表现与应用123-165
  • 第一节 “两类规则”模式在道德情操和道德判断讨论中的运用和表现123-136
  • 4.1.1 提出问题: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是感觉(sensation)、情绪(emotion)还是态度(attitude)?——斯可鲁通与瓦尔纳观点的对立123-126
  • 4.1.2 休谟在道德情操和道德判断讨论中对两类规则的运用——回答“道德情操”是情绪(emotion)还是态度(attitude)126-129
  • 4.1.3 道德赞许何以发生——同情机制被反省的规范规则所纠正129-132
  • 4.1.4 休谟对原则可靠性准则和公平公正准则的运用——纠正道德判断的片面性132-136
  • 第二节 对“因果条件论”和“客观公正论”两种观点的解读和回应136-142
  • 4.2.1 对菲利普·默瑟(Philip.Mercer)为代表的“因果条件论”解释的解析和质疑136-139
  • 4.2.2 对以雷切尔·基德为代表的“客观公正论”的评析139-142
  • 第三节 休谟在人类行为探讨中对“规则”的运用142-150
  • 4.3.1 “人为的德”作为在人类行为中应用“反省的规范规则”的实例——以正义规则中的财产权规则为例说明142-147
  • 4.3.2 正义规则作为反省的规范规则的一种具体形式——具有反省、纠正、指导等特征147-150
  • 第四节 休谟与亚当·斯密对待“规则”的异同150-165
  • 4.4.1 休谟和斯密如何看待道德中的“规则”150-154
  • 4.4.2 规则在道德行为中的两类模式与单一模式——休谟和斯密的差异154-160
  • 4.4.3 道德规则与宗教的关系问题160-165
  • 第五章 休谟的“规则”与规范性问题165-185
  • 第一节 学界对于休谟哲学的规范性问题的研究视角及其主要观点166-170
  • 第二节 休谟哲学的规范性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探究170-185
  • 5.2.1 作为自反性(reflexivity)的规范性——以安妮特·贝尔与克里斯廷·科斯高德为例170-175
  • 5.2.2 两个问题的消解:a.因果推理的标准与b.偏爱因果推理实践的原因175-178
  • 5.2.3 两类规则与两类关系178-180
  • 5.2.4 利用“两类规则”对个体心理主义和道德主观主义的回应180-185
  • 结语185-188
  • 附录:休谟原著出版时间表188-189
  • 参考文献189-196
  • 致谢196-197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19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贺建立;;略论培根的实践观[J];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4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休谟论“规则”的本性与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0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