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22 18:41
  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落后,环境脏乱、饮食不洁、卫生意识淡薄、医药技术滞后等,以致民众死亡率居高不下。红十字会以1863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诞生。它脱胎于战争救护,最初未涉足公共卫生工作,因其践行人道主义的宗旨与公共卫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公共卫生逐渐纳入红十字会的例行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在近代中国特殊卫生状况及人道主义宗旨的促使下,开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自晚清至民国终结,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历经奠基起步、迅速发展、砥砺前进、全面拓展四个阶段。红十字会卫生制度由“一概而论”发展为“分门别类”,卫生机构数量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卫生人员培养由“医护包干”发展为“卫生人才”,业务内容由单一的“疫疠防护”发展为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四点勾勒出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疫病防治、卫生宣传教育、难民卫生、妇幼卫生四个方面。疫病防治自1912年开始正式纳入红十字会工作范畴,标志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式开始。为保证该项事业顺利进行,中国红十字设立常设公立医院及临时防疫医院,平时开展接种牛痘、注射时疫药水等预防工作...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


人道之图

医院,疫病防治,病人,自能


会疫病防治工作 红十字会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研究—之热度相等量。乃以小刀在病人之手腕或颈际腿间略为剖开机器,即自能运动,盐水即汩汩而入,循管达心,由心而肺五秒即觉病人脉息微动,面色转活,目能启视,四肢亦随而剧烈,症情若何危险,一经注射,靡不沉疴立起”。①具体模

难民,法租界,公共租界


境卫生较为恶劣。一、难民云集与所内环境卫生自战事爆发至上海沦陷,三个月间,上海难民云集,纷纷涌入租界。“八·一三”战争未打响前,上海已是“乌云密布”,恐慌中,民众开始迁移。富裕居民于战前 25天已陆续移居,劳工阶级 8 月 7 日相继涌入公共租界。战事爆发后,公共租界的东区和北区先后沦为战场,只有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及法租界相对安全①。于是,民众纷纷逃往租界,仅战事爆发当天,涌入难民达 6 万余人,租界已有人满之患②。随战事愈演愈烈,难民人数骤增,据工部局统计,至 10 月底,公共租界内收容难民 72070人,流落街头 4190 人,共计 7 万余人。11 月,日军登陆金山,松江难民逃向上海,之后,国民党军队撤离浦东,南市弃守,大量难民集中于南市。11 月中旬,上海沦陷后,全市难民达 374000 余人③。下面两幅图显示了难民涌入租界,麇集于法租界门外的情形,从图中可见难民人数之众。


本文编号:3512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12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