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

发布时间:2021-11-25 07:3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近年来有渐成热点之势,但事实上,正如有学者已指出,马克思哲学本就内在地包含着美学的向度。本论文立足于思想史与文本解读模式,旨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深化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而本论文立论的核心线索就是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学界以往在讨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时,多聚焦于感性(实践)的认识论或本体论意义,但对其美学涵义却挖掘不足。本论文认为,近代自鲍姆加登把美学定义为“感性知识的科学”起,美学便被视为一种在主体的感性机制中探求真理性内容的知识,由此形成对启蒙理性的补充。美学也因此成为哲学上探讨感性所不能忽视的基本视角。从总体上而言,马克思并未接受近代美学传统,相反,在其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中,通过回到美学的概念本义(感性)展开了一条内蕴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革命政治中的新感性的建构之路,由此把人类解放推进到审美革命的高度,这便是作为马克思哲学之内在向度的马克思美学。在此意义上,深化对马克思哲学之美学向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课题。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近代美学的知识论趋势,指出它直到被康德予以整体性地反思。通过断言感性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康德回...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马克思美学的对象重审
    1.1 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1.1.1 康德与形式美学
        1.1.2 商品形式与生命生产
        1.1.3 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的统一
    1.2 感性的整体性作为马克思的美学问题
        1.2.1 审美与感性
        1.2.2 经济与感性
        1.2.3 政治与感性
        1.2.4 感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第2章 马克思美学的建构路径
    2.1 马克思早期感性思想的轨迹
        2.1.1 感性的时间之维与认识之维
        2.1.2 感性的审美存在论
    2.2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存在美学
        2.2.1 感性世界的重构
        2.2.2 感性与唯物主义
        2.2.3 美学形式与社会生产
    2.3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审美建构
        2.3.1 拜物教与剩余价值
        2.3.2 发现剩余:审美对价值逻辑的颠覆
        2.3.3 走向崇高:感性生命对剩余逻辑的超越
        2.3.4 审美化的人类存在:共产主义
第3章 马克思美学的政治之维
    3.1 马克思革命政治的审美建构
        3.1.1 康德的判断与马克思的立场
        3.1.2 旁观者与行动者
        3.1.3 改变世界的审美政治
    3.2 审美与社会理想
        3.2.1 社会劳动的重塑
        3.2.2 社会关系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评早期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及思想意蕴[J]. 张文喜.  学术交流. 2019(01)
[2]从传统的公私对立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J]. 张寅.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8(01)
[3]共同性的重建与共产主义观念[J]. 袁立国.  哲学研究. 2018(04)
[4]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反辩证法: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及其当代复兴[J]. 夏莹.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2)
[5]歧见、民主和艺术——雅克·朗西埃访谈[J]. 汪民安,邓冰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02)
[6]“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 郗戈.  哲学动态. 2016(03)
[7]切入现实:马克思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与超越[J]. 刘森林.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8)
[8]阿尔都塞论艺术五篇(下)[J]. 陈越.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1)
[9]美的异化与艺术生产:马克思美学疏解[J]. 朱翠微,王福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4)
[10]阿尔都塞论艺术五篇(上)[J]. 路易.阿尔都塞,陈越,王立秋.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6)



本文编号:351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1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