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2-12 04:52
  文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文化是观测社会语态和人类行为的解读密码,是人类争夺话语权的世界舞台。自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相遇,百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现实应用,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一批有立场、有理想、有创造的优秀作家,胸中担道义,笔下有乾坤,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紧紧抓住“人类”意义的精神内涵,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神话、自然、民俗等核心符码,作为一个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努力让文学生长在时代文化的深厚土壤里,以“天下观”的总体视域进行“文学民族性”向“文化世界性”的思想创造和文本实践。新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优秀长篇小说,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贯通20世纪的人文动脉,追求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哲学维度和美学向度,越来越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发展趋势,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格局与气度,向普世生命敞开一切存在的可能性。这其中,贾平凹饱含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切关爱和对大地母亲的依恋与期盼,始终根植土地的深处,对社会特殊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时代的深层次思考,同时于城与乡互换视角的基点进行世相变化的交叉认证,在有限...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要义与外延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人类学”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在现代中国:相遇与接受
    第四节 “初始阶段”文化价值的涵濡奠基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文化人类学
    第一节 商州:“人文活化石”的精神母体
    第二节 《秦腔》:农耕文化的“乡土碑铭”
    第三节 “城与乡”:人类家园的失魂与寻觅
    第四节 “乡土中国”:人类文化的积淀与丰实
第三章 “文化人类”灵魂的普世性观照
    第一节 迟子建:“中国北极”的人文体温
    第二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经典意义
    第三节 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
    第四节 普世性观照的文化宇宙
第四章 “民族志”建构文化人类学价值
    第一节 藏地文化的传奇营造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文化人类学”新高
    第三节 “民族志”诗学的独特价值
    第四节 “民族文学”升华“民族志”文化
第五章 文学“文化人类学”整体性建构与拓展
    第一节 《蛙》:敬畏社会政治中的人类生命
    第二节 《马桥词典》:通向人类学的文学路径
    第三节 《九月寓言》:寓言化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第四节 《狼图腾》:警醒人类生态的“文化危机”
    第五节 整体性建构的全局趋向与存在价值
第六章 新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文学“世界观”
    第一节 贯通20世纪的新世纪建构与拓展
    第二节 铸就哲学高度的“存在世界”
    第三节 创造美学建构的“审美人类学”
    第四节 从“文学人类学”走向“文化人类学”
    第五节 中国故事“世界性”叙事
    第六节 新世纪文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36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36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