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23:09
  朱熹一生致力于《孟子》研究,其孟学著作很丰富,在长期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孟学体系,主要包括“义理”和“考据”两个部分。《孟子》对心性问题多有阐发,成为宋明理学的立论基础。朱熹集前贤之大成,巧妙地将佛、老思想与孟子心性学说相结合,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理学体系。朱熹的“理气观”、“性二元论”、“心统性情说”、“理欲观”、“格物致知论”等义理思想,并非一时形成,而是有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这一点在其孟学著作中表现尤为明显。在理气观方面,至《孟子集注》、《孟子或问》时期,朱熹“理气不可分”、“理先气后”的思想已经形成。至《朱子语类·孟子》时,其理气观以“理气不可分”的思想为主,并从不同视角来深化这一思想,完善理气观。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最终以“心统性情”来阐释“心”、“性”、“情”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最初是由“心主性情”为发端,后逐渐转向“心兼性情”,这一理论的名称也经历了“心统性情”——“心主性情”——“心统性情”的变化。至《孟子集注》和《孟子或问》时,“心统性情说”中的“心主性情”和“心兼性情”的双重内涵已经形成,但此时以“心兼性情”为主。在这一时期,“才情论”也初露其端...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朱熹孟学著述概略
    二、朱熹孟学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
上编 朱熹《孟子》义理学
    第一章 朱熹理气观
        第一节 理气观概述
        第二节 孟学理气观
    第二章 朱熹人性观
        第一节 心统性情论
            一、“心统性情”说的发端——“心主性情”
            二、“心统性情”说的双重内涵——“心兼性情”和“心主性情”
            三、“心统性情”说的发展——“才情论”
        第二节 性二元论
            一、性二元论的雏形
            二、性二元论的初步形成
            三、性二元论的正式确立及发展演变
        第三节 性命观
    第三章 朱熹理欲观
        第一节 “理”和“欲”的内涵
            一、“理”的内涵
            二、“欲”的内涵
        第二节 “理”和“欲”的关系
            一、“天理人欲,同行异情”
            二、“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第四章 朱熹格物致知论
        第一节 “格物致知”的内涵
            一、“知性”与“尽心”
            二、“知言”与“明善”
        第二节 格物致知的延伸——“知行观”
            一、“知行观”概述
            二、孟学中的“知行观”
    第五章 朱熹《孟子》义理学审视
        第一节 朱熹《孟子》义理学成就
            一、构建性二元论完善孟子心性学说
            二、存理抑欲申发孟子理欲观
        第二节 朱熹《孟子》义理学特色
            一、凸显时代性
            二、改造注疏体例
            三、文本意义创生
        第三节 朱熹《孟子》义理学影响
            一、提高孟子地位扩大《孟子》影响
            二、推动孟学发展
下编 朱熹《孟子》考据学
    第一章 《孟子》文本考
        第一节 训诂
        第二节 校勘
        第三节 辨识文义
    第二章 人物史事考
        第一节 考人物
            一、考伯夷、柳下惠
            二、其他人物考
        第二节 考史事
            一、考瞽、象杀舜之事
            二、考“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之说
            三、考“血流漂杵”之事
            四、考“《诗》亡然后《春秋》作”之说
            五、考齐伐燕之事
    第三章 典章制度考
        第一节 田赋制度考
        第二节 商业税制考
        第三节 班爵制度考
        第四节 古代礼制考
    第四章 朱熹《孟子》考据学平议
        第一节 朱熹《孟子》考据学特色
            一、广征博引集众家之长
            二、经世致用注重现实
        第二节 朱熹《孟子》考据学疏失
            一、重复考证
            二、据己意断是非
            三、考证不够全面深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书论[J]. 刘梅兰.  兰台世界. 2018(02)
[2]“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探微——兼论对《汉书·艺文志》的影响[J]. 李轶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3]朱熹知行关系新探[J]. 石磊.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7)
[4]张栻的仁说及仁与爱之辨[J]. 向世陵.  学术月刊. 2017(06)
[5]朱子《仁说》中的义理与工夫[J]. 唐文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6]心性之“才”的双重内涵与孟子性善[J]. 李世平,Chi Zhen.  孔学堂. 2017(01)
[7]论“血流漂杵”的历史真相[J]. 白立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8]“诗亡”乃诗教亡——论王夫之对“诗亡然后《春秋》作”的阐释[J]. 朱卫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朱熹“知行”思想管窥[J]. 钟小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10]朱熹与张栻的论学:性体情用心统与性体心用导向心之九义[J]. 成中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博士论文
[1]周代爵制研究[D]. 刘芮方.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朱熹训诂研究[D]. 贾璐.复旦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朱熹理欲观研究[D]. 黎永新.广西民族大学 2015
[2]《孟子要略》研究[D]. 黄丹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朱熹《孟子集注》训诂研究[D]. 李彩.闽南师范大学 2013
[4]赵岐《孟子章句》和朱熹《孟子集注》比较研究[D]. 刘靓.扬州大学 2012
[5]朱熹的“理气”论及人性论研究[D]. 王瑞良.河北大学 2011
[6]朱熹《孟子》三书研究[D]. 朱媛凤.山东大学 2007
[7]朱熹的理欲思想述评[D]. 陶有浩.湖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65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565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