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

发布时间:2022-02-08 16:30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典小说全知视角的伦理效应[J]. 江守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05)
[2]实践论美学的思想精髓和理论价值[J]. 王元骧.  文艺研究. 2016(09)
[3]“现代派”讨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分化[J]. 黄平.  扬子江评论. 2016(04)
[4]现代化与野蛮化并驾齐驱的病态现实——莫言小说《酒国》寓言性的一种解读[J]. 丁超.  名作欣赏. 2016(20)
[5]先锋的隐匿、转化与更新——关于先锋文学30年的再思考[J]. 陈晓明.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2)
[6]玛曲空间:疾病下的虚构——重返1980年代看《虚构》[J]. 魏巍,龚威.  百家评论. 2016(02)
[7]先锋的终结与幻化——关于近三十年文学演变的一个视角[J]. 张清华.  文艺研究. 2016(04)
[8]论莫言小说《球状闪电》中的魔幻意象[J]. 隋清娥.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9]青年文化在消费主义时代的嬗变与当代建构[J]. 周凤梅.  江淮论坛. 2016(02)
[10]关于先锋文学答问[J]. 张清华.  文艺争鸣. 2016(03)

博士论文
[1]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D]. 周建华.武汉大学 2013
[2]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D]. 徐勇.北京大学 2012
[3]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D]. 郝魁锋.河南大学 2012
[4]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D]. 李阳.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 夏义生.湖南师范大学 2010
[6]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D]. 谢有顺.复旦大学 2010
[7]《人民文学》杂志与中国当代文学[D]. 欧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9
[8]新时期(1976-1989)的《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D]. 郑纳新.复旦大学 2009
[9]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转向研究[D]. 刘文辉.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0]精神的追问[D]. 张雅玲.苏州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先锋小说文革叙事研究[D]. 吴潇.河北大学 2013
[2]“先锋”的探索[D]. 刘莹.南京大学 2012
[3]论小说话语“间离化”修辞[D]. 余新仁.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移动的风景[D]. 张大海.沈阳师范大学 2007
[5]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现象学”与“精神现象学”[D]. 张艳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先锋文学与文学期刊[D]. 王云芳.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5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15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