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2-02-14 17:3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机构,我国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教学应如何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语言人才的任务,成为我国语言教学界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将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一步步推向深入。在探索语言教学如何与大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视线投向了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一种典型的内容与语言整合型的语言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国内所有对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作用的研究中,仍是将之放在通用英语教学的大前提下的探讨。本研究则跳出了通用英语的框框,将整个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完全放在专门用途英语方法下来建构。因此本研究的假设得以形成,即:针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是一个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科知识科学地结合起来的大学ESP课程系统。本假设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大学公共英语和ESP教学方法结合更具科学性。因此本研究从对专门用途英语性质的研究入手,对ESP这种语言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放在中国情境下进行了解读。研究认为ESP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方法体系,可以为英语语言课程建构提供...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概念解释
    1.5 论文结构
    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ESP 起源与发展
    2.2 国外 ESP 研究
    2.3 国内 ESP 研究
第3章 ESP 本体研究
    3.1 ESP 界定
    3.2 ESP 特征
    3.3 ESP 分类
    3.4 ESP 发展的重要阶段
    3.5 对 ESP 中“专门性”的剖析
    3.6 基于中国情境的 ESP 概念评述
    小结
第4章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4.1 我国当前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性质
    4.2 国内大学 ESP 课程概况研究
    4.3 欧洲大学的 ESP 课程情况调查
    4.4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目标定位
    小结
第5章 中国情境下的大学 ESP 课程模式
    5.1 内容与语言的关系
    5.2 差异之对比分析
    5.3 中国情境下大学 ESP 课程具体模式
第6章 大学 ESP 课程建构
    6.1 大学 ESP 课程建构理论
    6.2 大学 ESP 课程建构方法技术
    6.3 大学 ESP 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6.4 大学 ESP 教师队伍建设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我国大学 ESP 课程建设中要思考的问题
    7.3 大学 ESP 课程分类标准建议
    7.4 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书目
附录一 南昌大学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大学 ESP 课程模式科学性与可行性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三 大学 ESP 课程模式科学性与可行性职场人士调查问卷
附录四 大学 ESP 课程模式科学性与可行性大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SP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 张莉.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07)
[2]高校双语教学师资现状调查与思考[J]. 林云.  文史博览(理论). 2013(05)
[3]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 蔡基刚.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02)
[4]基于ESP课程体系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探索[J]. 刘梅.  外语电化教学. 2013(01)
[5]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 蔡基刚.  外语教学. 2013(01)
[6]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蒋玉梅.  中国外语. 2012(04)
[7]ESP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研究——以“水产英语”课程为例[J]. 李明秋.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8]从语言学角度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J]. 单胜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3)
[9]ESP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J]. 张莉,方悦娴.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2(04)
[10]基于ESP课程的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 沈传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硕士论文
[1]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 张雪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4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24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