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7 16:04
  人类的面孔是一种丰富的视觉刺激,它提供了关于个体身份、性别、年龄、种族、身体健康状况和情绪等多方面的信息。与低吸引力面孔相比,高吸引力面孔会激活观察者大脑中的奖赏回路,进而使得观察者倾向于对英俊面孔所有者进行积极人格特质的归因,并在多种情境下对高吸引力面孔所有者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面孔吸引力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性别二态性是影响面孔吸引力的重要生物因素。关于性别二态性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女性化的女性面孔是更具吸引力的。然而,关于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不同研究之间尚未达成一致:一种观点认为男性化男性面孔(masculine male face,MMF)是更具吸引力的;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女性化男性面孔(feminine male face,FMF)是更具吸引力的;还有研究指出,MMF和FMF之间的面孔吸引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二态性在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中的作用之所以不一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性别二态性对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受到加工情境、观察者自身的特征以及目标面孔材料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之间对面...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性别二态性对男性面孔吸引力感知偏好的影响


免疫内分泌学假设的结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Bronstad,2004)

面孔,示例,二态,性别


2016)和声音(Pereira, Varella, Kleisner, Pavlovi , & Valentova, 2019)等方面对性别二态性进行定义。而本文则主要从面孔形状方面的性别二态性开展研究。 1.4.1.2 性别二态性的操作方法 已有研究关于男性化的男性面孔(masculine male face, MMF)还是女性化的男性面孔(feminine male face, FMF)更具吸引力存在争议,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操纵目标面孔的性别二态性(DeBruine et al., 2006; Rennels et al., 2008; 陈丽君, 江洁, 任志洪, &袁宏, 2017; 温芳芳&佐斌, 2012)。主要的方法包括性别二态法(sexual dimorphism)、感知男性化法(perceived masculinity)和青春期发展法(pubertal development)等,其中性别二态法和感知男性化法是在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接下来就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面孔,二态,性别,男性


1文献综述15和服饰等用黑色背景掩蔽。最终得到的MMF和FMF如图1-3所示。图1-3Perrettetal.(1998)的研究中采用的不同性别二态性的男性面孔(注:c和g为FMF,d和h为MMF,c和d为白种人,g和h为黄种人)然而,Johnston,Hagel,Franklin,Fink,和Grammer(2001)指出,由于男性与女性在面孔形态上的差异是由多种生理激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骨骼生长,而性别二态性法所生成的面孔并不能代表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因而,Johnston等(2001)在对性别二态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感知男性化法。该方法是以被试感知的男性化水平的高低为基础进而合成的面孔图片。Rennelsetal.(2008)的研究中采用了感知男性化法合成面孔图片(见图1-4),其具体操作是:(1)建立基础图库。该图库中包含大量的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的面孔图片(中性表情,人物的衣服都用白布遮盖);(2)面孔吸引力评价。邀请不同的被试、经过多轮次,采用5点评分(“1”代表吸引力非常低,“5”代表吸引力非常高)对基础图库中面孔图片的吸引力进行评价;(3)感知性别二态性的评价。从基础图库中选取150张男性面孔图片(高、中和低吸引力的面孔图片各50张)。邀请被试采用5点评分(“1”代表非常女性化,“5”代表非常男性化)对这150张男性面孔的性别二态性水平进行打分;(4)标准化。采用Photoshop软件,将所有面孔图片修改成为相同的背景、尺寸和对比度;(5)性别二态性的合成。从上述150张男性面孔图片,取感知男性化水平得分高分端的32张进行合成,得到MMF;取感知男性化水平得分低分端的32张进行合成,得到FMF。平均化的男性面孔则是将高分端32张得分较低的一半和低分端32张中得分较高的一半进行合成。Rennels等人(2008)还指出,感知男性化法所合成的目标面孔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性别气质与审美代沟——从“娘炮羞辱”看当前媒介文化中的“男性焦虑”[J]. 盖琪.  学术研究. 2019(07)
[2]对当下社会“娘炮”现象的社会分析[J]. 田丰,康佳.  青年学报. 2019(02)
[3]“娘炮儿”真的“娘”吗?——消费社会下对青年男性气质的再审视[J]. 辛晔,史昱锋.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2)
[4]“阳刚”还是“清秀”更具吸引力?——对男性面孔二态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J]. 陈丽君,江洁,任志洪,袁宏.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4)
[5]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进化心理学视角[J]. 徐华伟,牛盾,李倩.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7)
[6]面孔参照或观察者参照:性别二态线索、面孔吸引力与表情对正视面孔偏好的影响[J]. 温芳芳,佐斌.  心理科学. 2014(04)
[7]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观察者假设[J]. 寇慧,苏艳华,张妍,孔繁昌,胡媛艳,王洋,陈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2)
[8]情绪影响记忆的神经机制[J]. 周平艳,王凯,李琦,刘勋.  科学通报. 2012(35)
[9]性别二态线索对男性面孔吸引力影响的方法差异之争[J]. 佐斌,温芳芳.  心理学探新. 2012(02)
[10]男性化与女性化对面孔偏好的影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眼动的检验[J]. 温芳芳,佐斌.  心理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中国女性择偶倾向研究[D]. 田芊.复旦大学 2012
[2]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D]. 张晓军.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男性面孔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性分析[D]. 阚利勋.西北大学 2017
[2]性别二态线索对面孔偏好影响的眼动研究[D]. 杨挺.西南大学 2015
[3]个体对二态性面孔的注意偏好及视觉适应的影响[D]. 褚岩.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9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29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