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02-18 13:33
  心理失衡问题是关系着人生存与发展的极为普遍且极其重要的问题,促进心理世界走向平衡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心理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其动态变化是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化条件下的物化处境对心理认知的冲击,信息化条件下的虚拟交往对心理情感的疏离以及全球化条件下的多元思潮对意志的消解,人们的心理世界滑向失衡的风险明显增加。个体的心理失衡、身心失衡,会抱怨、愤怒,甚至生病、崩溃;群体或社会整体心理失衡就会导致社会内部失衡、社会危机四伏、社会冲突不断,甚至社会的断裂和动荡等严重危害。那么,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可行?社会的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走向心理平衡的路又在何方?人类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社会发展所伴随的副作用?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心理失衡问题并促使心理世界不断走向新的平衡。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论、认识论和历史观出发来研究心理失衡问题,探索心理世界走向平衡的路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失衡问题及走向平衡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学术梳理与总结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简述及其心理平衡思想
        (二) 国外主要学者关于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简述
        (三) 国内主要学者关于心理失衡问题的研究简述
        (四) 研究评述与总结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三) 重点及难点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心理失衡问题的关注
    第一节 失衡的心理世界图景
        一、压力入侵下的社会焦虑弥漫
        二、归属感的下降、安全感的缺失
        三、亚健康人群的年轻化、扩大化
        四、幸福感下降促发人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心理失衡的一般界定
        一、心理和失衡的概念界定
            (一) 心理的概念界定
            (二) 失衡的概念界定
        二、心理失衡的概念界定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辨析
            (一) 心理失衡的概念界定
            (二) 心理失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辨析
        三、心理失衡的基本特征
            (一) 多维性和层次性
            (二) 社会性和历时性
            (三) 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心理失衡的危害
        一、身心受损,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二、社会危机四伏,冲突不断
        三、精神家园坍塌,道德沦丧
第二章 心理失衡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心理失衡的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
        一、心理失衡的主体及其构成与特点
            (一) 心理失衡主体的特点
            (二) 心理失衡主体的分类
            (三) 心理失衡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失衡客体及其类型与特性
            (一) 心理失衡客体
            (二) 心理失衡客体的含义与类型
            (三) 心理失衡客体的特性
        三、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
            (一) 认识关系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 价值关系的本质: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三) 实践关系的本质: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改造
    第二节 心理失衡的主体根源:认知——情感——意志
        一、认知偏差,归因错误
        二、情感消极,悲观厌世
        三、意志缺乏,行为退缩
    第三节 心理失衡的客体根源:物质产品——制度产品——精神产品
        一、物质产品:物质生产效率低,供给不足
        二、制度产品:社会交往秩序乱,利益分配不公
        三、精神产品:精神生产滞后、意义感缺失
    第四节 心理失衡的实践根源:过去——现在——未来
        一、过去实践的无效
            (一) 昔日劳碌,无功而返
            (二) 昔日辉煌,昙花一现
        二、现在实践的无序
            (一) 生存边缘
            (二) 惰性实践
            (三) 异化发展
        三、未来实践的无望
第三章 走向心理平衡的条件考察
    第一节 走向心理平衡的主体条件
        一、科学的认知是心理平衡的理解力
        二、积极的情感是心理平衡的安抚力
        三、坚强的意志是心理平衡的执行力
        四、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走向心理平衡的合力
    第二节 走向心理平衡的客体条件
        一、满足物质需要的利益是心理平衡的驱动力
            (一) 利益是走向心理平衡的基础
            (二) 走向心理平衡是获取利益的目的
            (三) 心理平衡是利益获得满足的结果
        二、保障交往需要的制度是心理平衡的规范力
            (一) 制度对心理平衡起着构成作用
            (二) 制度对心理平衡起着保障作用
            (三) 制度对心理平衡起着规范作用
        三、满足精神需要的理想信念是心理平衡的引导力
            (一) 理想信念的观念导向作用
            (二) 理想信念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 理想信念的目标导向作用
    第三节 走向心理平衡的实践条件
        一、继承过去的实践:走向心理平衡的支撑力
            (一) 成功的实践经历(经验)
            (二) 失败的实践经历(教训)
        二、改造当下的实践:走向心理平衡的把握力
            (一) 合理的实践目的
            (二) 恰当的实践手段
            (三) 有效的实践结果
        三、塑造未来的实践:走向心理平衡的调控力
            (一) 未来的实践方式
            (二) 未来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空间
第四章 心理平衡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心理平衡对主体的功能分析
        一、心理平衡:主体心理世界长期存在的基础
        二、心理平衡:主体健康存在的必备前提
        三、心理平衡:主体生命本质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心理平衡对客体的功能分析
        一、促进物质产品的合理生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 促进物质产品的合理生产
            (二) 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促进制度规范的完善:人与人(社会)的美美与共
            (一) 促进制度规范的完善
            (二) 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促进正面精神产品生产:人与自我的完整统一
            (一) 促进正面精神产品的生产
            (二) 促进生存(生命)意义感的提升
    第三节 心理平衡对实践的功能分析
        一、心理平衡有利于批判地继承过去的实践
        二、心理平衡有利于积极合理地开展现在的实践
        三、心理平衡有利于提升未来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空间
第五章 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现象及走向平衡的现实选择
    第一节 当下中国心理失衡的现状及原因探究
        一、市场化条件下的物化处境对认知的冲击
            (一) 市场化条件下物化处境的引发
            (二)物欲的横流引发理想的世俗化
            (三) 功利性交往下的自我认同危机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虚拟交往对情感的疏离
            (一) 信息化下的快节奏等造成生活秩序的混乱
            (二) 虚拟交往造成情感安抚的损害
            (三) 个体主体社会化的难以实现
        三、全球化条件下的多元思潮对意志的消解
            (一) 价值观的摇摆引发意志动摇
            (二) 超越性的丧失导致低级趣味的泛滥
            (三) 精神家园的崩塌造成无根的自我
    第二节 心理失衡的平衡路径——主体角度
        一、提升认知能力,完善认知结构
            (一) 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顺应和利用
            (二) 对自身需要的科学认知——追求和节制
            (三) 对自身能力的科学认知——发挥和提高
        二、提升交往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
            (一) 洞察自身的情感变化——释放和调控
            (二) 洞察他人的情感变化——疏导和支持
            (三) 自我激励——乐观和自信
        三、提升意志水平,实现自我超越
            (一) 确立目标,执行决定——自觉性
            (二) 决断对策,调整行动——果断性
            (三) 抵制诱惑,约束言行——自制性
            (四) 执行决定,达到目的——坚持性
    第三节 心理失衡的平衡路径——客体角度
        一、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走向心理平衡的基础路径
            (一) 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财富——创新驱动发展
            (二) 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主体获得感——协同共享发展
            (三) 加强社会基础建设,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全面统筹发展
        二、加强制度文明建设——走向心理平衡的保障路径
            (一)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原则
            (二) 建立竞争公平、合作共赢的秩序——以和谐社会发展为目标
            (三) 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以加强社会情感支持为基础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走向心理平衡的导向路径
            (一) 加强精神生产与和谐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引导
            (二) 全面发挥精神产品的内在价值——弘扬真善美
            (三)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建设精神家园
    第四节 心理失衡的平衡路径——实践角度
        一、过去的实践——有批判地继承
        二、现在的实践——科学改造
            (一) 创新实践
            (二) 统筹实践
        三、可持续的未来的实践——合理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路径[J]. 王常青.  岭南学刊. 2016(03)
[2]城乡弱势群体心理失衡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张静.  法制博览. 2015(13)
[3]邓小平社会公正与制度改革思想研究[J]. 杨信礼.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06)
[4]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 吴皓达,冯丽华,韩丹凤,牛志敏.  江苏科技信息. 2014(13)
[5]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社交自尊的中介作用[J]. 李妍君,朱小爽,陈英和.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3)
[6]我国贫富差距的公平追问[J]. 边立新.  理论视野. 2014(01)
[7]现代性的精神后果:西方与中国[J]. 王南湜,夏钊.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1)
[8]矛盾与均衡:三中全会的改革哲学[J]. 刘晨光.  社会观察. 2013(12)
[9]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J]. 庞立生,刘举.  理论月刊. 2013(06)
[10]论平衡性矛盾及其处理办法——从马克思的辩证和谐观看我国和谐社会的矛盾[J]. 陈宣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硕士论文
[1]非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D]. 孙广黎.新疆师范大学 2012
[2]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学说及其当代价值[D]. 张琳琳.山东大学 2010
[3]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两种平衡思想研究[D]. 韦磊.安徽师范大学 2004
[4]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失衡与引导[D]. 余玖珍.中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30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30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