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东运河河道工程及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23:58
  山东运河居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可谓整段大运河的中枢。从工程整治角度和运行管理角度而言,大运河最严重的问题几乎全都集中在这里,可谓是对整个大运河影响和制约最大的一段。山东运河在自然地貌、河道开发、水源补给等问题上,与其他段的运河有着许多的异同之处,是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历代治黄治运者用工最勤、耗帑最多。从山东运河区域的历史自然地理背景入手,针对工程治理、水利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切入山东运河的研究,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关注河道工程整治与漕河管理过程中各要素的互动情况。文章具体描述了元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工程治理及时空特征,并重点对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河工工程、漕河管理机制予以梳理,同时就山东运河区域的水利纠纷与社会应对进行了探讨,进而认识运河区域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互动。运河工程是国家工程,而治理者又贯穿以工程治国的思维以保障漕粮的畅行无阻。全文共分六章对该问题进行了逻辑验证,绪论简单陈述了选题的缘起、研究区域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提出了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讨论山东运河区域历史自然地理背景,通过概述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中的基本性状,详细考察了与山东运河密...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区域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资料及方法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本文框架
第二章 明清山东运河开发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 岗坡洼相间的山东运河微地貌
        一、黄河冲积平原易开挖也易淤积
        二、山前冲积平原蓄水与补水的矛盾
        三、南旺水脊是修闸坝和分蓄水的瓶颈
        四、河积、湖积平原与水柜
    第二节 黄淮海影响下的明清水文环境变迁
        一、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黄河水系变迁
        二、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海河水系变迁
        三、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的淮河水系变迁
        四、明清山东运河沿线的湖泊变迁
        五、明清山东运河其他水源补给
第三章 明清山东运河工程治理及时空特征
    第一节 山东运河水系及泉源治理工程
        一、山东运河的水源水系整治工程
        二、山东运河沿线湖泊的水源调剂工程
        三、山东运河的五派泉源疏浚工程
    第二节 山东运河河道工程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
        一、运河的河道治理工程
        二、运河的闸坝治理工程
        三、湖泊水柜的治理工程
    第三节 山东运河工程治理中的物料与器具
        一、运河工程物料
        二、运河工程器具
第四章 明清山东运河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漕船与运河管理
        一、漕船与漕粮管理
            1. 漕船与漕制
            2. 漕粮的供应
            3. 漕粮的蠲恤
        二、漕河禁例与运河管理
            1. 运河行船禁例
            2. 运河用水禁例
            3. 运河守堤禁例
    第二节 漕军与运河管理
        一、漕军的管理
            1. 漕军、运丁、水手的管理
            2. 对船帮和漕运帮派的管理
        二、漕官的管理
            1. 漕督、钦差大臣的如履薄冰
            2. 地方大员的首鼠两端
            3. 州县官吏的得过且过
第五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水利纠纷与社会应对
    第一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水利纠纷
        一、直鲁纠纷:减水与以邻为壑
        二、鲁豫纠纷:边界与利益冲突
        三、苏鲁纠纷:南四湖尾间之争
    第二节 环境变动下的官民反应
        一、环境变动下的运河区域
            1. 农业生产的颓废
            2. 作物结构的变化
            3. 漕弊的久治不愈
            4. 水患灾害的频仍
        二、利益博弈下的官民反应
            1. 官方的严刑峻法
            2. 民众的抗漕与闹漕
            3. 清代后期的漕运纷争
第六章 结论
    一、山东运河工程受黄河的钳制
    二、山东运河工程的公共服务性
    三、技术变革与山东运河的维新
    四、不放弃河运背后的政治考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表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河工制度研究——基于江南苇荡营为对象的历史考察[J]. 郑民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千里运粮,众有饥色:《管子》粮储与转输思想流变考[J]. 康建军.  管子学刊. 2016(01)
[3]明代漕运监兑官制初探[J]. 胡克诚.  古代文明. 2016(02)
[4]明清京杭运河引水工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 李德楠.  农业考古. 2013(04)
[5]黄河治理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以光绪《丰县志》所载“免料始末”为中心[J]. 李德楠.  中国农史. 2013(02)
[6]雍正朝清理地方钱粮亏空研究——兼论官僚政治中的利益关系[J]. 刘凤云.  历史研究. 2013(02)
[7]道光十一年冬季严寒对京杭大运河运作状态的影响[J]. 李德楠,刘炳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04)
[8]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J]. 贾国静,王凤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鲁西气候变化及其对地表水分盈亏的影响[J]. 李又君,吕博,安丽华,郭芳.  干旱气象. 2012(03)
[10]国家事务与地方社会秩序——以清代漕粮征运为基点的考察[J]. 吴琦.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2(02)

博士论文
[1]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 程森.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工程、环境、社会:明清黄运地区的河工及其影响研究[D]. 李德楠.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闹漕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D]. 肖丽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历史叙事与历史真实[D]. 刘峰.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31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31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