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认知诊断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4:07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认知诊断评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阅读能力不仅是个体适应未来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及组织均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监测和评估,我国也于2011年开始了对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试点监测。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必要对初中生阅读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估以及时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存在的强项和弱项,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与传统测验只提供笼统的能力分数值不同的是,认知诊断评估能够实现对分数背后所隐藏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所采用的技能和策略等进行探测,从而实现对个体认知强项和弱项的诊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学习活动内部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加工机制,从而有助于学生本人、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家长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全面了解,进而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本文以处于阅读能力提升关键期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其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为测评目标,按照认知诊断评估的研究范式,首先采用认知分析法、专家评定法和口语报告法初步界定了反映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过程的认知模型。其次基于Q矩阵理论编制了以认知模型为基础的认知诊断测验,并进一步对认知模型进行了修正。然后应用融合模型对选自四所学校共27个班级的1301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认知诊断评估。最后选择了一所学校的两个班进行准实验研究并对校长、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检验诊断反馈信息的效果。最终,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构建的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认知模型是科学合理的。本文所构建的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认知模型包含7个属性,即字词解码、形式图式、信息提取、内容分析、内容概括、信息推断和文本赏析,属性间的关系为无结构型。该模型不仅符合阅读心理加工过程、新《课标》的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等理论基础,而且与口语报告的结果吻合,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分层回归分析表明这7个属性解释了项目难度91.1%的变异,HCI指标值为.6021。可见,模型具备了来自理论依据和实测数据的双重佐证。模型的确立综合采用了常用的文献分析、专家评定和口语报告法并根据融合模型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模型修正,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科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2)自编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认知诊断测验达到了测量学要求。CTT、TRT和CDA三大测量理论对项目难度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所编测验总体难度中等,难度分布合理(约30%的项目较易,约63%的项目难度中等,约7%的项目较难)。ctt和trt分析表明86.67%的项目区分度良好,cda分析结果显示95.89%的属性区分度参数小于.9。融合模型估计结果表明30个项目中有23个项目(76.67%)的属性界定是完备的,其余7个项目的属性界定(23.33%)则基本完备。ctt和irt信度分别为.73和.78。测验的内容效度达到了理想的程度,理论构想效度为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项目与属性间的关系模型其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了理想值(rmsea为.02,gfi和agfi分别为.97和.97,nfi和nnfi分别为.92和.97),说明测验的结构效度良好。(3)应用融合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诊断结果是可信而有效的。首先,无论是项目参数还是被试参数,mcmc链都是收敛的。其次,项目正确作答比的观察值与期望值的相关达.999,测验总分观察值与期望值的相关达.91,表明模型与资料拟合很好。第三,属性平均判准率为.86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671,重测信度为.728,表明诊断精度较高,结果较为可靠。第四,项目掌握者和未掌握者在项目正确作答比上的平均差距达.5032,说明诊断的内部效度是理想的。模型估计的属性掌握概率与测验总分、学生平时综合成绩水平、平时语文成绩和被试自我评价的阅读能力均达显著相关表明诊断的外部效度也较理想。(4)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7个认知属性上的平均掌握概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字词解码(.8273)、形式图式(.6162)、内容分析(.5185)、信息提取(.4899)、内容概括(.4768)、信息推断(.4386)、文本赏析(.3923)。对7个属性掌握概率的群体差异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存在地区差异、学校差异、班级差异、学生能力水平差异、身份背景差异和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优于男生,重点班优于普通班、学生干部优于非学生干部。除a1属性外,其余6个属性的掌握上,重点中学优于普通中学,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三年级优于二年级,二年级优于一年级,但在分析能力上二三年级学生差异不显著。就四所被调查的学校而言,对字词解码和信息推断的掌握差距无异,在其余5个属性的掌握程度上,南铁一中最好,其次是上饶二中,黄茅中学与万载二中相差无几。在学生的平时综合成绩水平上,除了字词解码和内容概括的掌握概率差异较小外,在其余5个属性的掌握程度上,综合成绩越好,属性掌握程度越高。对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对比发现,城市学生在属性掌握上优于乡镇和农村学生。(5)学生属性掌握概率成绩是个人、家庭和学校综合作用的结果。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个体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性别和对阅读的兴趣,而与班级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是否为重点班和年级差异。(6)认知诊断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准实验班相对于控制班而言,其阅读技能掌握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对校长和教师的访谈表明他们均认为诊断信息的反馈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是有帮助的。反馈信息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五等分类报告法受到了学生的关注,这一报告方法具有信息更丰富更准确的优势,且符合中国目前学生成绩等级评定的现实,因此,五等分类法(以ABCDE五等表示掌握程度)相对于二分类法(以0,1表示是否掌握)而言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可行的诊断信息报告方法。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生 认知诊断评估 认知模型 认知诊断测验编制 融合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2.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4
  • 引言14-16
  • 1 文献综述16-57
  • 1.1 阅读能力的定义、结构及其测评16-29
  • 1.1.1 阅读能力的定义16-18
  • 1.1.2 阅读的认知过程18-22
  • 1.1.3 阅读能力的结构22-26
  • 1.1.4 阅读能力的测评26-29
  • 1.2 认知诊断测验理论及其在阅读测验中的应用29-57
  • 1.2.1 认知诊断研究的发展概况29-34
  • 1.2.2 认知诊断测量模型的特点及选用34-47
  • 1.2.3 认知诊断在阅读测验中的应用47-57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57-65
  • 2.1 以往研究的难点与不足57-60
  • 2.1.1 缺乏对汉语为母语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认知诊断评估57
  • 2.1.2 阅读理解能力测评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57-58
  • 2.1.3 阅读理解能力测评重宏观评价轻微观评价58
  • 2.1.4 认知诊断研究多理论研究少实践研究58
  • 2.1.5 重诊断测量模型的研究轻认知模型的研究58-59
  • 2.1.6 多对现成测验进行翻新而少编制以诊断为目的的测验59
  • 2.1.7 国内用于诊断研究的测量模型有限59
  • 2.1.8 重诊断轻诊断质量的报告59
  • 2.1.9 重诊断轻反馈及反馈有效性的检验59-60
  • 2.2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60-62
  • 2.2.1 研究目的与内容60-61
  • 2.2.2 研究整体设计61-62
  • 2.3 研究意义62-65
  • 2.3.1 理论意义62-63
  • 2.3.2 实践意义63-65
  • 3 研究一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认知模型的建构65-82
  • 3.1 研究目的65
  • 3.2 研究方法65
  • 3.3 建构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过程的认知加工模型的依据65-71
  • 3.3.1 阅读作为一个多分技能结构的合理性65-66
  • 3.3.2 阅读过程的认知加工理论66-67
  • 3.3.3 国内外阅读能力结构的划分67
  • 3.3.4 新《课标》和《考试大纲》对阅读能力考核的具体要求67-69
  • 3.3.5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征69
  • 3.3.6 阅读心理特征和阅读能力形成、发展特征69-70
  • 3.3.7 布卢姆教学目标层次70-71
  • 3.3.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71
  • 3.4 应用认知分析法界定认知属性及其层级关系71-76
  • 3.4.1 阅读理解认知属性的析出71-73
  • 3.4.2 现代文阅读理解认知属性的具体含义73-74
  • 3.4.3 属性层级关系的初步界定74-75
  • 3.4.4 文献分析的结果与讨论75-76
  • 3.5 口语报告法对认知属性及其层级关系的验证76-80
  • 3.5.1 口语报告的选择76-77
  • 3.5.2 被试的选择77
  • 3.5.3 测试材料77
  • 3.5.4 口语报告的组织实施77
  • 3.5.5 口语报告录音资料的转录77-78
  • 3.5.6 口语报告的资料分析78-79
  • 3.5.7 口语报告的结果与讨论79-80
  • 3.6 专家评定法对认知属性及其层级关系的验证80-81
  • 3.7 小结与讨论81-82
  • 4 研究二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及其质量分析82-118
  • 4.1 研究目的82-83
  • 4.2 研究假设83
  • 4.3 基于Q矩阵理论的认知诊断测验编制83-88
  • 4.3.1 阅读理解层级关系的R矩阵83-84
  • 4.3.2 符合属性层级关系的缩减矩阵Qp84-85
  • 4.3.3 确定测验编制蓝图Qt85-86
  • 4.3.4 测验编制及项目设计86-88
  • 4.4 测验的试测及其质量分析88-95
  • 4.4.1 被试88
  • 4.4.2 研究工具88
  • 4.4.3 组织实施88
  • 4.4.4 数据录入与处理88-89
  • 4.4.5 预测测验CTT项目分析89-91
  • 4.4.6 预测测验IRT项目分析91-94
  • 4.4.7 预测测验CTT和IRT项目分析的结果比较94-95
  • 4.5 正式测验的质量分析95-115
  • 4.5.1 被试95
  • 4.5.2 研究工具95
  • 4.5.3 组织实施95
  • 4.5.4 数据录入与处理95-96
  • 4.5.5 评分96
  • 4.5.6 测验Q矩阵的检验与修正96-105
  • 4.5.7 正式测验CTT项目分析105-108
  • 4.5.8 正式测验IRT项目分析108-109
  • 4.5.9 正式测验信度分析109-110
  • 4.5.10 正式测验效度分析110-114
  • 4.5.11 测验的题组效应检验114-115
  • 4.6 小结与讨论115-118
  • 5 研究三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认知诊断评估结果分析118-150
  • 5.1 研究目的118
  • 5.2 研究假设118
  • 5.3 研究方法118-119
  • 5.3.1 被试与研究工具118
  • 5.3.2 数据处理118-119
  • 5.4 研究结果119-146
  • 5.4.1 被试能力分布119
  • 5.4.2 测验分数分布119-120
  • 5.4.3 MCMC链的收敛评估120-125
  • 5.4.4 模型资料拟合检验125-127
  • 5.4.5 诊断信度评估127-128
  • 5.4.6 诊断效度评估128-132
  • 5.4.7 项目参数估计结果132-134
  • 5.4.8 被试属性掌握概率估计结果134-139
  • 5.4.9 被试属性掌握状态的分类结果139-145
  • 5.4.10 属性掌握程度分类结果对总分的预测145-146
  • 5.5 小结与讨论146-150
  • 6 研究四 认诊断评估信息的反馈及其有效性检验150-164
  • 6.1 研究目的150
  • 6.2 研究假设150
  • 6.3 研究方法150-152
  • 6.3.1 被试150-151
  • 6.3.2 研究工具151
  • 6.3.3 研究设计151
  • 6.3.4 数据处理151-152
  • 6.4 研究结果152-162
  • 6.4.1 属性掌握概率差异的原因分析152-156
  • 6.4.2 诊断信息的反馈156-159
  • 6.4.3 诊断信息反馈的有效性检验159-162
  • 6.5 小结与讨论162-164
  • 7 综合讨论、研究特色与研究展望164-169
  • 7.1 综合讨论164-167
  • 7.1.1 认知模型的构建与验证164-165
  • 7.1.2 基于Q矩阵理论和认知模型的认知诊断测验编制165-166
  • 7.1.3 基于FM的认知诊断评估166
  • 7.1.4 认知诊断结果对实践工作的意义166-167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167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167-169
  • 8 研究结论169-171
  • 参考文献171-185
  • 附录185-219
  • 致谢219-221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221-2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树良;杨淑群;汪文义;;可达矩阵在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中的重要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戴海崎,刘声涛;瑞文测验项目认知难度因素分析及LLTM拟合验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2期

3 莫雷;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涂冬波;戴海琦;蔡艳;丁树良;;小学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诊断[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5 祝玉芳;丁树良;;基于等级反应模型的属性层级方法[J];心理学报;2009年03期

6 喻晓锋;丁树良;秦春影;陆云娜;;贝叶斯网在认知诊断属性层级结构确定中的应用[J];心理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丽红;DINA改进模型(R-DINA)的提出及三个诊断模型自动选择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启亮;规则空间模型在初中生化学知识学习诊断与补救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艳梅;初中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静;C.TEST阅读理解测验的诊断性评价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认知诊断评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8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