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形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认同度研究——以境内外手工纸代表性样式博物馆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14 00:23
  作为农业社会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是传统时期乡村与城镇生活与生产的重要内容,是地区文化与经济生态中十分活跃的部分。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表现为生产性工艺、消费性演艺与生活性民艺,以消费集群化、文化生态化、技艺产业化的活态方式呈现出来的。如今,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乡村人口大规模外流,生产链和消费链的外流与断裂现象十分严重,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传承已呈现只有少数中老年工匠户独木支撑、零星分布的“孤岛”境况,已脱离了上述的“三艺”与“三化”生态,也就意味着在很多情形下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接近于不复存在,而“孤岛效应”也极容易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的文化、产业和消费生态的脱离。数字地球时代,公众越来越倾向于快速、碎片化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公众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隐性知识传播方式认同度低。作为一种“活态”“隐形”状态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必需在社会人群或圈层中活态化传承与传播才能表达出本身的价值。因此,公众对新媒体形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的认同度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逻辑可以表述为:第一步,通过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新媒体形态定义的界定以及发展脉络刻画,希望能尽可能...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实地调查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理论分析法
    1.3.4 调查问卷法
    1.3.5 数理统计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之处
    1.6.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新媒体形态
    2.2.1 新媒体
    2.2.2 新媒体形态
2.3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技术接受模型(TAM)研究现状
    2.4.1 国外发展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模型构建
3.1 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的因素分析
3.2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的指标体系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建模
    3.3.1 层次分析法建模
    3.3.2 熵权法建模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指标因素权重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研究——以手工纸技艺文化传播为例
4.1 案例选取
4.2 手工纸传播扩散过程
    4.2.1 向东亚的扩散
    4.2.2 向南洋国家的扩散
    4.2.3 向欧美的扩散
4.3 手工纸在新媒体展示形态中传播应用
    4.3.1 图文混排多维传播
    4.3.2 动画拟化传播
    4.3.3 3D全景无缝传播
    4.3.4 虚拟现实互动传播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手工纸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以境内外手工纸博物馆为例
5.1 手工纸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模型构建
    5.1.1 研究模型
    5.1.2 假设设计
5.2 数据分析
    5.2.1 调研情况概述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
5.3 手工纸新媒体不同传播路径认同度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行为认同体验
    6.1.1 使用方式互动体验
    6.1.2 使用环境沉浸传播
    6.1.3 感知丰富性路径
    6.1.4 差异化认知
6.2 参与式生产模式依赖
    6.2.1 传播时空满足
    6.2.2 情感体验依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思考与研究展望
7.1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思考
    7.1.1 体验营销
    7.1.2 创新消费
    7.1.3 激活生态链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路径认同度指标与问卷对照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各国家/地区手工纸博物馆部分新媒体形态展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结果



本文编号:3953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53841.html

上一篇:全民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