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5:23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海峡两岸受全球化影响和多元文化冲击程度的加深,伴随着文化传统、管理体制、教育体制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以及海峡两岸也都承袭着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思维,而儒家思维是从古至今的经典教育,这些都促使海峡两岸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性已经逐渐缩小。而对两岸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的研究不仅对两岸各自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两岸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两岸关系的持续、和谐发展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首先对文化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概念与结构进行系统性梳理,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价值观定义与内含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文化价值观的功能与测量进行了回顾与评述。第三部分对中华文化下,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最后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份的基础上梳理现在研究的不足与现有的社会情况,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权力距离导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传统性与同情心,这四个研究结果发现并理解海峡两岸在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以及更能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个研究是海峡两岸大学生在权力距离导向的差异性研究(第四章)。相较于Hofstede在90年代研究的结果,大陆的权力指数为80属于高权力距离台湾的权力指数为58属于中权力距离,本研究发现在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与经贸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海峡两岸大学生权力距离导向的均值差大幅度降低,且权力距离导向在海峡两岸大学生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针对此结果,我们找出并分析了影响的原因,包含文化传统、管理体制、教育和信息传播等四个方面。本论文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陆的权力距离导向高于台湾的权力距离导向。 第二个研究是海峡两岸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性研究(第五章)。西方学者指出海峡两岸都属于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本研究也证明了海峡两岸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发现海峡两岸大学生呈献出显着的差异性,虽然在程度上表明海峡两岸大学生可能受多元文化的冲击而让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缩小,但还是发现大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高于台湾的集体主义。 第三个研究是海峡两岸大学生的传统性的差异性研究。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海峡两岸大学生的传统性却没有呈现差异性。海峡两岸在政经分离六十多年的今日,由于政经体系与教育方式的不同,可能让海峡两岸传统性会有所不同。但是先前的研究都指出海峡两岸之间传统性的根源都以中华文化的儒家文化为主,以及传统性都是处于家庭教育下,这说明海峡两岸大学生都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因而导致二者之间的传统性没有差异。 第四个研究是海峡两岸大学生同情心的差异性研究。因海峡两岸社会体制的不同,大学生在同情心方面可能也不同。本研究采用Sherman (2009)开发的同情心量表来测量海峡两岸在同情心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海峡两岸却没有显著性差异性。这表明在海峡两岸大学生在同情心的认知和行为方面是有落差,可能由于社会环境和体制的差异导致海峡两岸大学生对于同情心行为与认知的不一致性。最后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 海峡两岸大学生 权力距离导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传统性 同情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0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目标12-13
  • 1.4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13-15
  • 1.5 主要创新点15-17
  • 2 文化价值观文献综述17-37
  • 2.1 文化价值观的定义及内涵18-26
  • 2.2 文化价值观的功能及测量26-28
  • 2.3 海峡两岸文化的相关文献28-36
  • 2.4 研究述评36-37
  • 3 实证研究框架与设计37-43
  • 3.1 实证研究总体框架相关概念的界定37-40
  • 3.2 实证研究设计40-43
  • 4 海峡两岸大学生权力距离导向的差异性研究43-56
  • 4.1 问题的提出43-44
  • 4.2 理论基础44-45
  • 4.3 研究假设45-50
  • 4.4 研究方法50-51
  • 4.5 数据分析51-53
  • 4.6 研究结论与讨论53-54
  • 4.7 本章小结54-56
  • 5 海峡两岸大学生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异性研究56-67
  • 5.1 问题的提出56
  • 5.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56-62
  • 5.3 研究方法62-63
  • 5.4 数据分析63-65
  • 5.5 研究结论与讨论65-66
  • 5.6 本章小结66-67
  • 6 海峡两岸大学生传统性的差异性研究67-79
  • 6.1 问题的提出67-69
  • 6.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69-73
  • 6.3 研究方法73-74
  • 6.4 数据分析74-76
  • 6.5 研究结论与讨论76-78
  • 6.6 本章小结78-79
  • 7 海峡两岸大学生同情心的差异性研究79-88
  • 7.1 问题的提出79
  • 7.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79-82
  • 7.3 研究方法82-83
  • 7.4 数据分析83-85
  • 7.5 研究结论与讨论85-87
  • 7.6 本章小结87-88
  • 8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88-95
  • 8.1 研究结论88-92
  • 8.2 研究不足92-93
  • 8.3 研究展望93-95
  • 致谢95-97
  • 参考文献97-115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15-116
  • 附录2 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大陆)116-119
  • 附录3 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台湾)119-1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海波;;传统鱼皮画与现代鱼皮画的差异性研究[J];艺术科技;2014年05期

2 胡亚敏;;差异性研究漫谈[J];华夏文化论坛;2013年02期

3 董蔚楠;陈旭;;企业员工孤独感的差异性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胡亚敏;;论差异性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04期

5 宋向华;;关于品牌的美学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3年05期

6 杨东海;;图像与文字的差异性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7 徐燕萍;;中美两国体育精神差异性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10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配素;;运动员人格系统个案分析及运动特征中的人格差异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康华;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丽丽;新老手译员英汉交传语域控制差异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2 肖冬丽;大学生选择权益维护渠道的差异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季雅莉;广告中幽默与暴力结合的性别差异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王芳;小学师生互动的差异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德有;基于通信行业营业厅店长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差异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唐小岚;脚本理论下文学批评界对文学作品认可程度的差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文化价值观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98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