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宗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9:19

  本文关键词:汉代宗室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宗室 爵位 政治 经济 法律 权力


【摘要】:宗室作为一个名词,其内涵与外延在古代不同时期还存在着差异。从汉代社会的家族与宗族概念辨析入手,进而探讨外戚是否称宗室、宗室是否“上下通称”、宗室的“世代规模”、“赐姓”与“更姓”、宗室内部等级之别等几个问题,从而界定汉代“宗室”内涵应是皇族专称,即便五属外亦称宗室。这是第一章的内容,也是论文的第一大部分。第二大部分也即论文的第二章,是探讨宗室阶层的爵位封授,以为宗室封君的政治地位虽然在不断下降,但爵位封授的程序仪制似乎从未简化,而是日臻规范。在关内侯以下十九等爵位的授予上,宗室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他们受赐的爵位,,其他阶层在同样的前提下也有机会得到。而连带在爵位上的相关权益,也与其他社会阶层无别。第三大部分用三个章节分别讨论宗室的政治权力,以为汉代初期宗室王侯在封国内还是有一定政治权力的,尤其诸侯王的权力不能估计过低,但持续时间很短暂,七国之乱是个明显的分界线,自此以后宗室由王侯爵位所带来的政治权力是越来越少了。而宗室阶层的其他政治权力,主要体现在参政议政、入继大统、仕宦、朝请上,但总体上看,宗室参与汉代国家政权建设的机会很少,只是在一些礼仪性的场合才出来装点门面。第四大部分即论文第六章,主要从宗室的经济特权入手,考察封君的食邑之入和宗室内部各阶层的赏赐之入,以为汉代国家对宗室于经济上的限制和防范,其着眼点并不在剥夺宗室的经济特权上,而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削除由经济特权可能带来的政治威胁。第五大部分即论文的第七章,主要从宗室有罪的“先请”权入手,分别梳理宗室在诉讼提起、逮捕归案、调查核实、案件审理、最终惩处几个阶段中所能享受到的权力,以为宗室享有的法律特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即便享受有罪先请权的五属内宗室,在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也会因案件性质、亲疏远近、地位高低而受到区别对待。
【关键词】:汉代 宗室 爵位 政治 经济 法律 权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2
  • 绪论12-22
  • 第一章 汉代“宗室”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研究22-57
  • 第一节 “家族”与“宗族”概念辨析22-27
  • 第二节 宗室、异姓与外戚三者之异同27-41
  • 第三节 “宗室”在汉代是否“上下通称”41-44
  • 第四节 汉代宗室的世代规模44-46
  • 第五节 与汉代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现象及分析46-54
  • 一 “赐姓刘”现象及受赐者的身份待遇问题47-50
  • 二 宗室诸刘自行更姓现象及分析50-52
  • 三 皇帝赐宗室以他姓现象及分析52-54
  • 第六节 宗室阶层内部的等级之别54-57
  • 第二章 宗室阶层的爵位封授57-85
  • 第一节 诸侯王的封拜程序及仪制规定57-65
  • 一 封拜程序58-59
  • 二 封拜的时间和地点59-61
  • 三 玺印绶制度61-62
  • 四 茅土与立社62-63
  • 五 主持封拜仪式的官员63-65
  • 第二节 王子侯的封授程序及仪制规定65-75
  • 一 封拜程序65-66
  • 二 封拜的时间和地点66-67
  • 三 印绶制度67-68
  • 四 茅土与立社68-72
  • 五 主管封拜的官员72-75
  • 第三节 公主的封授及相关问题75-78
  • 第四节 宗室的赐爵问题78-81
  • 第五节 爵位继承的问题81-85
  • 第三章 诸侯王在王国内的政治权力85-103
  • 第一节 王国的行政系统85-96
  • 一 推恩令前王国的中枢机构及百官建置85-91
  • 二 推恩令前王国的“地方”行政单位及吏员配置91-94
  • 三 推恩令后王国行政权的萎缩94-96
  • 第二节 王国的军事与司法96-103
  • 第四章 王子侯在侯国内的政治权力103-111
  • 第一节 西汉初侯国有权立祖宗之庙103-106
  • 第二节 侯国的行政、司法与军事106-109
  • 第三节 侯国的行政归属问题109-111
  • 第五章 宗室阶层的政治权力111-147
  • 第一节 宗室的参政议政111-115
  • 第二节 宗室的入继大统115-119
  • 第三节 宗室的仕宦情况119-135
  • 第四节 宗室封君的朝请制度135-147
  • 一 朝请时间及朝见频率135-143
  • 二 朝请意义143-147
  • 第六章 宗室阶层的经济权力147-188
  • 第一节 宗室的经济特权147-159
  • 一 宗室的复除权147-149
  • 二 封君的食邑权149-152
  • 三 王侯经济权力的变化152-159
  • 第二节 封君的食邑之入159-162
  • 第三节 宗室的赏赐之入162-175
  • 一 诸侯王的赏赐之入162-164
  • 二 王子侯的赏赐之入164-165
  • 三 公主的赏赐之入165-167
  • 四 非封君宗室的赏赐之入167-169
  • 五 宗室特别赏赐之入169-175
  • 第四节 汉代国家对宗室经济生活的限制与防范175-188
  • 一 献物与献费问题175-177
  • 二 助祭酎金问题177-181
  • 三 朝贺奉皮荐璧玉问题181-183
  • 四 盐铁与铸钱问题183-185
  • 五 贳贷问题185-186
  • 六 “制节谨度”问题186-188
  • 第七章 宗室阶层的法律特权188-211
  • 第一节 宗室有罪的“先请”权188-190
  • 第二节 涉案宗室在告劾、传覆阶段的权力190-195
  • 一 对涉案宗室的诉讼提起190-191
  • 二 对涉案宗室的传唤抓捕191-193
  • 三 对宗室案件的调查核实193-195
  • 第三节 涉案宗室在案件审理阶段的权力195-202
  • 第四节 犯罪宗室的刑罚减免权202-211
  • 一 宗室犯罪可以享受免刑优待202-205
  • 二 宗室犯罪可以享受依例减刑优待205-206
  • 三 宗室犯罪可用属籍、王侯爵位减免刑罚206-211
  • 结语211-218
  • 参考文献218-225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2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荣曾;西汉王国官制考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2 孟凡港;;西汉王国相考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淑一;先秦“赐姓”问题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4期

4 袁刚;汉官宗正寺的组织学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董平均;李晓静;;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4期

6 刘敏;;秦汉户籍中的“宗室属籍”[J];河北学刊;2007年06期

7 朱绍侯;从户籍制度中看汉代的阶级关系[J];开封师院学报;1963年02期

8 杜绍顺;汉代封君“衣食租税”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尹弘兵;;汉初内史考——张家山汉简中所见汉初内史之演变[J];江汉考古;2008年03期

10 韦正;李虎仁;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J];考古;199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海涛;汉代宗室王侯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韩仲秋;汉代皇族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59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