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1949-1966)

发布时间:2017-08-02 22:10

  本文关键词: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1949-1966)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 知识分子 文化安全 文化治理


【摘要】:文化勾勒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文化建设铺垫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基石。自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之后,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显著。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盛世崛起必须要靠文化的助力才能完成,而中国人民也正因为有了文化的滋养才更具信心和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有了民族生命和人民幸福的内在涵义。 文章以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为立论基点,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对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于建国十七年文化建设历史进程关节点位上的重要事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述评,从历史的诸多变量和表象入手深入追问其中不变的意义和主旨,然后从中抽离出文化建设的三个核心问题即知识分子的价值、文化安全和文化治理进行了思考。 导论部分从宏观上探讨了文章对于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处理方法,即如何以历史观照现实的问题。此外,还在文献计量可视化描述和综合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成果的优势与不足,并建立起文章的写作框架。 论文的第一、二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研究。 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56年初的情况。此间的学习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文化批判运动构成了文化转型的三大动力,而文艺改革所带来的初步繁荣正是一元文化初步形成之后历史进步的表现。第二部分是1956年初至1966年初的情况。一方面,随着中国共产党改变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认定,提出并推行“双百”方针,社会主义文化出现了多样的繁荣。但另一方面,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逐渐发展起来,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和“大跃进”运动,文化领域亦受到影响,而对于电影《李慧娘》的批判运动则拉开了文化政治化的总序幕,造成了文化建设发展的许多挫折。 论文的第三、四、五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现实研究。 第三部分是知识分子问题。文章分析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失误的原因,并对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思考。第四部分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文章提出了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双重压力,并探讨了相应的具体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文化治理能力问题。文章提炼了文化治理能力的两个着力点,即文化治理科学化和人民性,分别进行了论述。 结语部分既是文章的结尾更是文章的理论升华。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体述评,将文化强国与实现“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就是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下,逐步走向成熟的。总结历史经验,探求现代问题是文化建设研究的基本立场。在深厚历史文化滋养中不断历练、成长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出文化强国完美、圆润的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 知识分子 文化安全 文化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2;G1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22
  • 一、问题的提出和思考10-14
  • 二、研究现状总结和述评14-18
  •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8-22
  • 第一章 文化转型:多元文化的消解与一元文化的建立(1949-1956)22-46
  • 一、学习运动——指导思想的普遍灌输22-26
  • 二、思想改造——文化转型的重点整饬26-28
  • 三、文化批判——话语立场的纯化归一28-36
  • (一) 电影《武训传》及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29-31
  • (二) 《红楼梦研究》和胡风文艺思想批判31-34
  • (三) 胡适资产阶级唯心思想批判34-36
  • 四、文艺改革——文化生活的新生繁荣36-43
  • (一) 电影改革37-41
  • (二) 戏曲改革41-43
  • 五、建国后文化与政治的初次相遇——一元文化形态的初步形成43-46
  • 第二章 #文化转变:一元文化框架下的多样化探索和单一化复归(1956-1966)46-85
  • 一、社会主义属性——知识分子政策的初次制定46-50
  • 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文化理论的深入探索50-60
  • 三、昆曲《十五贯》与遗传学座谈会——百花与百家的繁荣印象60-64
  • 四、文化建设在批判中“跃进”——政策与实践的反复64-76
  • (一)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的文化建设64-69
  • (二) 文化“大跃进”69-76
  • 五、政策的双重转变——反思跃进与复现阴霾76-85
  • (一) 脱帽加冕——知识分子政策的再度调整76-78
  • (二) 工作条例——文化发展的理论建构和政策纠偏78-79
  • (三) 风云再起——文化建设事业“左”倾回潮79-85
  • 第三章 #从政策到战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中的知识分子问题85-96
  • 一、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评析86-91
  • 二、中国共产党人才强国战略思考91-96
  • 第四章 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内外双重防线,确保国家文化安全96-114
  • 一、新时代新问题——国家文化安全形势分析97-105
  • 二、新任务新思路——国家文化安全策略探索105-114
  • 第五章 从建设到治理: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能力的两个着力点114-131
  • 一、文化治理科学化——正确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16-122
  • 二、文化治理人民性——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22-131
  • 结语131-134
  • 参考文献134-141
  • 致谢1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娜;;对建国初期批判胡适思想运动的一点看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谢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始末[J];党的文献;1997年05期

3 吴敏先;张永新;;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政策及政策调整研究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陈东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历史嬗变与经验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5期

5 彭厚文;;论1960年代前期对《李慧娘》和《有鬼无害论》的批判[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1期

6 杨凤城;对有关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某些问题的历史反思[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3期

7 吴珏;;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J];湘潮;2007年12期

8 杨凤城;;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与时俱进[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3期

9 孙拥军;;叩问与反思:1958年中国新民歌运动的再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任琳;;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述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军;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1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611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