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0:32

  本文关键词:《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诗经》 押韵 上古韵部 阴声韵尾 上古声调


【摘要】:《诗经》是上古音研究必不可少的资料,对《诗经》押韵材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整理总结《诗经》韵例,进一步划分《诗经》时期的上古韵部及构拟各部的音值。同时,研究《诗经》的押韵情况,是探讨中国诗歌押韵本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而以往对押韵实质的不同理解造成了音韵学研究中的很多分歧。另外,对《诗经》押韵的研究也为我们解决上古音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如韵部元音多少及音值构拟、阴声韵尾的构拟、上古声调的表现形式等问题。 本文主要从《诗经》押韵材料出发,结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的统计方法,分析了《诗经》中押韵的各种情况,围绕押韵实质及韵部的元音、韵尾和声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研究了下面六个方面的问题: 1.《诗经》韵例。我们比较了孔广森《诗声分类》和王力《诗经韵读》中所列韵例,并参照了王显《诗经韵谱》的研究,认为王力《诗经韵读》中的韵例分析有些地方可以修订,同时也对其中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提出了修改建议。 2.《诗经》的通合韵。我们分析了王力《诗经韵读》中所有的通合韵例,探讨了通合韵的条件,认为音节尾部特征和谐是通合韵的必要条件。 3.押韵的实质。我们分析了“押韵”之“韵”与“音韵学”之“韵”的异同,考察了古今中外诸多诗例押韵的情况,认为押韵中“韵”的和谐来源于特定人群的语音感知系统,进一步证明了押韵的本质是“音节尾部特征的和谐”,指出押韵是音韵学中研究“韵”的基础,能反映音韵系统变化,是上古音韵研究的枢纽。 4.上古汉语韵部构拟中与元音有关的问题。一是一个韵部是否可以有多个元音,我们主要从押韵实质及对《诗经》押韵情况的解释、从汉藏语比较研究中得出的韵系等方面证明了为一部构拟多个元音是有事实根据的,其实与一部一个元音的构拟并不存在根本对立;二是各韵部中元音音值的构拟,我们分析了各家的音值构拟,讨论了上古韵部元音构拟的检验标准。 5.上古阴声韵尾构拟。我们考察了《诗经》中阴入相押的情况,并参照现代民歌押韵,对照了藏语后加字小a的用法,同时也考虑了音节韵素量的和谐,论证了元音尾音节也能与塞音尾音节押韵,提出不必为上古阴声韵部构拟塞韵尾。 6.上古汉语声调。我们对声调起源与发展研究方面影响较大的声母语音特征转移、元音长短和松紧、辅音韵尾消失这三种学说进行了述评,从对《诗经》押韵材料的统计分析入手,拟测了《诗经》时期的声调情况,对上古时期声调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推演。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传统及现代的统计方法相结合,韵段统计与韵次统计相补充,还进行了分期,系统全面地统计和分析了《诗经》的押韵情况;2.着重分析了以往“押韵的字必须韵基相同”这一理论假设的不合理性,从古今中外诗歌押韵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了押韵实质;3.从汉藏比较及《诗经》押韵材料出发,讨论了上古音构拟中“一部多元音”的可行性;4.主张在检验上古韵部元音构拟时也应该相应地分期,孰轻孰重要凭所用材料说话;5.讨论了上古声调起源发展问题,分清了声调产生的根本动因及发生演变的条件,特别是对上古上、去二声的来源做了细致的考察。 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统计分析了《诗经》押韵的情况,对把握诗歌押韵本质提供了理论和实例支持,为解决上古音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议的韵部元音数量及音值构拟、阴声韵尾、上古声调情况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诗经》 押韵 上古韵部 阴声韵尾 上古声调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2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目录11-15
  • 第一章 引言15-32
  • 第一节 研究意义15-17
  • 1.1.1 《诗经》押韵研究是上古音研究的核心15-16
  • 1.1.2 《诗经》押韵研究对探讨押韵实质非常重要16
  • 1.1.3 《诗经》押韵研究有助于对诗歌韵律的研究16-17
  •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17-20
  • 1.2.1 上古音研究材料17
  • 1.2.2 上古音研究方法17
  • 1.2.3 本文主要的研究材料和方法17-20
  • 第三节 已有研究20-29
  • 1.3.1 传统古音学研究中韵部及声调的划分22-25
  • 1.3.2 音值的构拟(近现代学者的研究)25-26
  • 1.3.3 探讨押韵的本质、诗歌押韵形式及韵例分析26-28
  • 1.3.4 关于《诗经》用韵的统计28-29
  • 1.3.5 《诗经》语言性质的研究29
  • 第四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选题的创新之处29-32
  • 1.4.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9-31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31-32
  • 第二章 孔广森《诗声分例》与王力《诗经韵读》中韵例的比较32-64
  • 第一节 《诗经》韵例研究概述32-33
  • 第二节 孔广森与王力对《诗经》韵例分析的比较33-61
  • 2.2.1 对是否通合韵的处理不同34-43
  • 2.2.2 韵式处理不同43-58
  • 2.2.3 其他一些两家处理或解释不同的诗例58-61
  • 2.2.4 小结61
  • 第三节 对王力《诗经韵读》分类的修订61-64
  • 2.3.1 王力《诗经韵读》中对韵例的分类61-62
  • 2.3.2 王力《诗经韵读》中韵例分类存在的问题62-63
  • 2.3.3 可作的修订63-64
  • 第三章 王力《诗经韵读》中的通韵合韵研究64-76
  • 第一节 通合韵概述64-66
  • 3.1.1 前贤对通合韵的解释64-65
  • 3.1.2 时贤对王力《诗经韵读》中通合韵的统计65-66
  • 3.1.3 本文对通合韵的统计分析说明66
  • 第二节 王力《诗经韵读》中的通韵66-69
  • 3.2.1 《诗经韵读》中“阴入对转”的通韵67-68
  • 3.2.2 《诗经韵读》中“阴阳对转”的通韵68
  • 3.2.3 《诗经韵读》中“阳入对转”的通韵68
  • 3.2.4 《诗经韵读》中通韵的音理解释68-69
  • 第三节 王力《诗经韵读》中的合韵69-75
  • 3.3.1 《诗经韵读》中元音相近的合韵69-70
  • 3.3.2 《诗经韵读》中元音相同而不属于对转的合韵70-71
  • 3.3.3 《诗经韵读》中韵尾相同的合韵71-72
  • 3.3.4 其他《诗经韵读》中认为不够和谐的合韵72-73
  • 3.3.5 《诗经韵读》中合韵的音理解释73-75
  • 第四节 小结75-76
  • 第四章 押韵的实质76-94
  • 第一节 “押韵”之“韵”与“音韵学”之“韵”76-82
  • 4.1.1 “押韵”之“韵”与“音韵学”之“韵”的差别77-81
  • 4.1.2 音韵学对“韵”的分析81-82
  • 第二节 押韵中“韵”的和谐从何而来82-90
  • 4.2.1 前贤对押韵本质的分析探讨82-83
  • 4.2.2 从古今中外的诗例来看押韵的本质83-90
  • 第三节 押韵在音韵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90-94
  • 4.3.1 押韵分析是音韵学对“韵”的分析的基础90-92
  • 4.3.2 押韵的变化是音韵系统变化的晴雨表92
  • 4.3.3 《诗经》押韵分析是研究上古汉语音韵的枢纽92-94
  • 第五章 上古汉语韵部构拟中与元音有关的问题94-135
  • 第一节 各家元音构拟述评94-98
  • 5.1.1 各家韵系介绍94-97
  • 5.1.2 各家韵系的比较97-98
  • 第二节 上古韵部构拟中主元音数量的问题98-115
  • 5.2.1 三类不同的构拟98-102
  • 5.2.2 分歧的实质102
  • 5.2.3 从《诗经》押韵材料来看韵部元音数量问题102-112
  • 5.2.4 其他相关讨论112-114
  • 5.2.5 小结114-115
  • 第三节 各韵部元音具体音值构拟的研究115-126
  • 5.3.1 收喉各韵部115-120
  • 5.3.2 收舌各韵部120-126
  • 5.3.3 收唇各韵部126
  • 第四节 上古音检验标准的讨论126-135
  • 5.4.1 学者们提出的元音构拟的检验标准126-128
  • 5.4.2 各家上古音构拟所用材料、方法及分期等的比较128-133
  • 5.4.3 小结133-135
  • 第六章 上古阴声韵尾构拟再议135-147
  • 第一节 前贤的相关研究述评135-137
  • 6.1.1 几种有代表性的构拟135-136
  • 6.1.2 各家构拟的理据136-137
  • 第二节 从韵尾问题来分析押韵和谐声的条件137-138
  • 6.2.1 从韵尾问题来看押韵实质137
  • 6.2.2 从韵尾问题来看谐声情况137-138
  • 第三节 《诗经》阴入相押情况的统计分析138-142
  • 6.3.1 统计分析方法说明138-139
  • 6.3.2 阴入相押情况分析139-142
  • 第四节 现代方言中民歌押韵情况142-143
  • 第五节 藏文后加字的启示143-145
  • 第六节 从韵素理论来看阴阳入韵尾的匹配145-146
  • 第七节 小结146-147
  • 第七章 上古汉语声调研究147-173
  • 第一节 声调方面的已有研究147-155
  • 7.1.1 清代及清代以前的研究147-148
  • 7.1.2 近现代学者对声调的研究148-155
  • 第二节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155-159
  • 7.2.1 各家的共识155
  • 7.2.2 各家的分歧及出现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155-156
  • 7.2.3 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分析156-159
  • 第三节 我们的构想及证明159-173
  • 7.3.1 研究立足点159-163
  • 7.3.2 上古汉语声调的发展演变探讨163-171
  • 7.3.3 小结171-173
  • 第八章 结论173-176
  • 参考文献176-183
  • 附录183-190
  • 附录A 《诗经》中有纯押上声的阳声韵字183-186
  • 附录B 《诗经》中有纯押去声的阳声韵字186-19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90-1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生;;论《诗经》韵部系统的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2 王力;先秦古韵拟n,UO题[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5期

3 罗江文;谈两周金文合韵的性质──兼及上古“楚音”[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4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5 刘志成;两周金支韵读和诗经韵读之比较[J];川东学刊;1996年03期

6 张洪明;;语言的对比与诗律的比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姚菁;;上古汉语塞音韵尾研究综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8 俞敏;;北京话全浊平声送气解[J];方言;1987年01期

9 金颖若;《诗经》韵系的时代分野[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10 黄笑山;汉语中古语音研究述评[J];古汉语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亚蓉;《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曹强;江有诰《诗经韵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66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666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