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自由与制度

发布时间:2017-09-19 15:43

  本文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自由与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自由 制度 人的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人类历史是一个过程,任何一个时代——包括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作为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都是人的历史性存在的体现。当我们回首过去、观察现实,总能发现有一些问题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吸引着每一个时代人们的目光,从而具有了某种永恒的意义。在这些永恒的问题之中,对自由与制度的研究显然是位列其中的。对于自由与制度的研究不是新问题,但却是大问题,因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可以被表述为人们不断追求自由、实现自由的过程以及不同制度形式的演进过程。但如今,当我们想在哲学领域中对二者及其关系进行描述时,却依然感到了理论的贫乏:一方面,人作为超越性的存在,深刻地体认到了自身与其他一切动植物在存在方式上的不同,确认人是自由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又只能按照相应的制度形式来展开活动。也就是说,人既是自由的存在,也是制度性的存在,人无法背离自由而存在,也无法脱离制度而生活,但在制度规范中人的活动又总是受到制约而不能自由。于是,当自由与制度通过人的存在活动被联系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自由—制度”悖论,这一悖论也成为了困扰无数人类先贤的历史迷题之一。其实,自人类历史产生以来,自由与制度作为悖论而出现就是一个事实,人们对这一问题最初的关注和思考也是始于哲学领域之中的,“自由—制度”悖论不过是“应是”与“是”、“应有”与“现有”或者“自我意识”与“实体”等元哲学问题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映现。而传统哲学家们面对“自由—制度”悖论时的束手无策主要根源于理解这一问题的范式,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囿于“主—客”分立的认识论框架始终无法真正破解自由与制度之间相互对立的困扰。特别是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资本逻辑通过种种更为隐秘也更为严苛的制度形式达到了对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控制力和制约性,纯粹思辨的形而上学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冲击之下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而真正破解了自由与制度谜题的还是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使哲学研究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追问世界本原转向了求解人的存在,把人们探索的目光从外部世界拉回到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本身,使历史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存在论哲学。在马克思那里,自由不再是一种超验的、先在的无限制状态,而是人真正II能够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物、按照人的方式去存在的历史性过程,是人在自己所创造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本质的现实活动,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永不停歇地超越有限、追求无限、创造价值的终极意义;制度也不再是外在于人的、与人的生命活动相对立的客观制约性,而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性规范,是人在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基础之上对自身存在方式所作出的确认和进一步的要求,是应然的自由追求付诸于现实世界的入口;而自由与制度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的存在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的“自由—制度”悖论不过是人的二重性在现实的存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冲突,是人现实性的活动方式与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主体需要与社会生产能力、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由于各自发展状况的不同步、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不但为“自由—制度”悖论提供了最为合理的解答,也对人类历史本身达到了最为科学的把握,可以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就表现为自由状态的不断改善和制度形式的依次更替。这一切无疑都昭示着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这种进步每一次发生都意味着“自由—制度”这一被人的存在活动所生产出来的悖论都能够在更高的历史层次上得到展开,并将最终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彻底的统一。注目当代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建立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转型,也使得自由与制度问题在当代中国格外凸显出来。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实现存在方式转变的过程。在较之传统制度更为有效、有序和稳定的现代制度之中,人们的自由反而逐渐丧失,人的存在日益为自身所创造的制度和制度的产品所异化,人们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中却依然为了维持生存而疲于奔命,不断感慨着自由的丧失。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自由—制度”悖论的解决也成为了我们攻坚克难、持续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我们立足当代社会实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对自由与制度问题进行考察,在哲学存在论的高度重新审视、研究自由与制度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历史性关系,既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使命所在,也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中关于自由与制度的丰富思想为理论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展开对自由与制度问题的考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自由与制度问题的主要哲学研究回溯。本章主要引出自由与制度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刻悖论,即在哲学层面提出“自由—制度”悖论的存在,并按照哲学史的历时态顺序对传统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西方思潮关于这一悖论的解答加以梳理,阐述在浩瀚而漫长的人类思想史中,为什么单单确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达到了对自由与制度问题的彻底破解,为整篇论文的深入展开构建一个基本的历史框架和理论背景。第二章,自由、制度及其关系的理论考察。在马克思所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中对自由和制度的概念进行重新阐述并对二者的关系加以理论归纳。这一部分分别对马克思原著中关于自由和制度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制度观的理论来源、历史嬗变和本质内涵进行归纳,以“人的历史性存在”为切入点重新阐释自由与制度概念,并从人的存在、实践活动和价值意义出发来界定自由与制度的关系。第三章,自由与制度的关联机制及其历史性互动。本章主要是从自由与制度的关联机制和互动关系来阐释社会历史的发展,确立自由与制度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本章第一节主要对自由与制度的关联机制进行阐述,解释二者如何以及何以发生互动关系。第二节和第三节主要是对自由与制度的互动进行共时态考察,其中第二节是以人的存在形态为依据,分别从个体、群体与类的层面阐释自由与制度的互动如何影响人的存在与人类历史的发展;第三节则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为依据,分别在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三个社会生活领域内论述自由与制度的互动及其对人的意义。第四节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为依据对自由与制度进行历时态考察和划分,阐述在不同历史阶段自由与制度发生互动的具体形式以及这种形式对人的存在的影响。第四章,自由与制度问题的当代境遇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本章主要通过描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代社会中解决自由与制度的对立时所面临的困境,阐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彻底解决“自由—制度”悖论的不可能性,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在当代社会解决自由与制度问题所留下的理论启示,肯定马克思所作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已成为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破解“自由—制度”悖论的新方向和新课题。第五章,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自由与制度问题。本章将聚焦当今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对当今中国社会中的自由与制度问题加以时代定位,并主张将其与西方的相关问题区别开来,坚持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原则,梳理出一条解决当今中国社会自由与制度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将制度建设的人文价值取向作为统一人的发展和制度建设的纽带,希望对当代中国的自由与制度改革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关键词】:自由 制度 人的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81;B03
【目录】:
  • 摘要6-10
  • Abstract10-13
  • 引言13-33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13-15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5-30
  • 三、论文研究框架30-33
  • 第一章 自由与制度问题的主要哲学研究回溯33-71
  • 第一节“自由—制度”悖论的提出与传统西方哲学的解答33-44
  • 一、人的二重性存在与“自由—制度”悖论的显现33-36
  • 二、以理性为主导的认识论哲学对“自由—制度”悖论的解答36-41
  • 三、以伦理道德为主导的价值论哲学对“自由—制度”悖论的解答41-44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与“自由—制度”悖论的破解44-58
  • 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自由—制度”悖论的真正破解45-48
  • 二、从自由到制度: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在逻辑48-52
  • 三、马克思研究自由与制度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52-58
  • 第三节 西方现当代哲学思潮对自由与制度问题的关注58-71
  • 一、存在主义58-61
  • 二、法兰克福学派61-63
  • 三、后现代主义63-65
  • 四、新自由主义65-68
  • 五、新制度学派68-71
  • 第二章 自由、制度及其关系的理论考察71-108
  •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的自由71-83
  •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历程71-75
  • 二、自由概念的界定及其实质75-78
  • 三、自由的表现形式78-83
  • 第二节 制度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83-96
  • 一、马克思制度思想的历史嬗变84-88
  • 二、制度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88-92
  • 三、制度的类型及其划分92-96
  • 第三节 自由与制度关系的理论考察96-108
  • 一、自由与制度是主体性与对象性的关系96-100
  • 二、自由与制度是超越性与现实性的关系100-104
  • 三、自由与制度是价值与手段的关系104-108
  • 第三章 自由与制度的关联机制及其历史性互动108-143
  • 第一节 自由与制度关系的关联机制108-116
  • 一、自由与制度以“现实的个人”为共同主体108-110
  • 二、自由与制度以人类实践为关联中介110-112
  • 三、自由与制度的关联以“历史合力”为动力系统112-114
  • 四、自由与制度的关联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114-116
  • 第二节 自由与制度在人的不同存在形态中的互动116-126
  • 一、自由与制度在人的个体存在形态中的互动117-120
  • 二、自由与制度在人的群体存在形态中的互动120-123
  • 三、自由与制度在人的类存在形态中的互动123-126
  • 第三节 自由与制度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互动126-134
  • 一、自由与制度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互动126-129
  • 二、自由与制度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互动129-131
  • 三、自由与制度在精神生产活动中的互动131-134
  • 第四节 自由与制度在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中的互动134-143
  • 一、自由与制度在传统社会形态中的互动134-136
  • 二、自由与制度在现代社会形态中的互动136-139
  • 三、自由与制度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互动139-143
  • 第四章 自由与制度问题的当代境遇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143-164
  • 第一节 自由与制度问题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困境143-150
  • 一、以资本逻辑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与人的异化143-146
  • 二、以科学理性为导向的社会秩序与自由意识的丧失146-148
  • 三、以价值多元为导向的文化生活与对自由的庸俗化理解148-150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自由与制度研究的启示150-157
  • 一、从“原子个人”回归“现实的个人”,建构真正的主体性哲学151-153
  • 二、从浪漫主义和改良主义回归哲学批判,关注真正的“现实世界”153-155
  • 三、以历史性视角透视自由与制度的统一,,构建现实的“自由王国”155-157
  • 第三节 跨越卡夫丁峡谷:破解“自由—制度”悖论的新课题157-164
  • 一、跨越与不可跨越性:马克思晚年遭遇的理论难题158-160
  • 二、理论与实践的分野:列宁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尝试160-161
  • 三、高扬“民族主体性”:毛泽东对中国“跨越式发展”的独特思考161-162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对中国“跨越性问题”的解答162-164
  • 第五章 当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自由与制度问题164-178
  • 第一节 当今中国社会自由与制度问题的时代定位164-169
  • 一、在深刻理解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的自由与制度问题165-166
  • 二、在“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中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的自由与制度问题166-168
  •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当今中国社会的自由与制度问题168-169
  • 第二节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解决自由与制度问题169-174
  • 一、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70-171
  • 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71-172
  •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今中国解决自由与制度问题的现实路径172-173
  • 四、“四个全面”是当今中国解决自由与制度问题的战略布局173-174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制度建设的人文价值取向174-178
  • 一、制度建设应以“现实的个人”为价值主体175-176
  • 二、制度建设应以“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为价值基础176-177
  • 三、制度建设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177-178
  • 参考文献178-187
  • 致谢1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照;李敬革;;《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宫敬才;;马克思向未来社会过渡的三种图式论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贺祥林;;实践思维方式与制度文明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二芳;柴晓霞;;唯物史观视阈中的自由和平等关系探析——兼论20世纪西方学者关于自由与平等关系的争论[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5 洪波;;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J];理论导刊;2011年10期

6 白刚;;劳动、革命与自由——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5期

7 李e

本文编号:882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882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