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外语文化论文 >

美国主流媒体南海问题话语的批评架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1 19:57
  以美"鲍迪奇"号潜航器事件为例,本文从受众理解视角对美国主流媒体南海问题话语进行批评架构分析并揭露其真相。研究发现:"演戏、征程"等隐喻性架构歪曲地建构了潜航器事件的政治现实;"抢夺、非法、国际海域"等非隐喻性操控架构使中国查证美潜航器非法化、美国军事侦查合法化;上述架构误导了受众情感,建构了中国所谓的"挑衅者、霸权国家及和平破坏者"形象;单极化世界观和美国例外论是美媒架构使用的意识形态根源。 

【文章来源】:外国语言文学. 2020年04期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理论概述
3 美国主流媒体潜航器话语的批评架构分析
    3.1 语篇特征描述
        3.1.1 隐喻性架构
        3.1.2 非隐喻性架构
    3.2 隐喻架构分析
        3.2.1 隐喻性架构分析
            3.2.1.1“戏剧”架构
            3.2.1.2“征程”架构
        3.2.2 非隐喻性架构分析
            3.2.2. 1 非法化中国行动
                1)“抢夺”架构
                2)“偷窃”架构
                3)“非法”架构
            3.2.2. 2 合法化美国行动
                1)“国际海域”架构
                2)“科学研究”架构
    3.3 道德意识形态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话语建构策略的架构理论透视[J]. 张薇,汪少华.  外语研究. 2019(04)
[2]“后真相”时代话语研究的新路径:批评架构分析[J]. 汪少华,张薇.  外语教学. 2018(04)
[3]南海仲裁案“裁决”书的批评性互文分析[J]. 辛斌.  当代修辞学. 2018(03)
[4]中美媒体关于南海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J]. 辛斌.  外语学刊. 2018(03)
[5]评价介入视域下美主流媒体对华霸权形象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以“无人潜航器”事件报道为例[J]. 韩艳方.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6]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认知建构——以习近平2017年瑞士两场演讲为例[J]. 汪少华,张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7]军事新闻评论的观点语义模式研究——以“望海楼”有关南海问题的军事新闻评论为例[J]. 崔晓玲.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8]政治话语的博弈——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框定与重新框定策略的认知解析[J]. 汪少华,袁红梅.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4)
[9]媒介话语分析的认知途径: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J]. 甘莅豪.  国际新闻界. 2011(08)
[10]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J]. 王立新.  南开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2951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2951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