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06:22
  空间范畴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离不开对空间域和空间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作为人类感知和直觉的先验形式(Hickmann&Robert2006),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类群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不尽相同。人类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对空间概念的表达和对空间关系的描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常常会使用不同的语言编码手段,采用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描绘客观世界中相同或相似的空间关系(Slobin 1991,1996)。不同语言中空间表达方式的差异自然成为了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如Levinson 2003等)。而在二语习得领域,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一门新语言中的空间表达绝非易事。以英语空间关系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空间介词为例,虽然其形式较为简单,数量也不多,但是有不少研究(如Ijaz 1986;Correa-Beningfield 1985;Munnich&Landau 2010等)却发现它们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语言使用中,英语空间介词都是和动词、名词等其它词类组合在一起,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 

【文章来源】: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空间动介构式的历时研究


图2.1双及物构式表征(改自Goldberg1995:50)

动词,参与者角色,角色,文献综述


第二章 文献综述b. George sent the tickets (to Lily).(1)a 中,动词“send”的三个参与者角色(SENDER,SENDEE 和 SE物构式的三个论元角色(AGENT,RECIPIENT 和 PATIENT)上。这时,动与者角色在构式中都得到了侧显。然而,在例(2)b 中,只有两个参ER 和 SENT)被投射到构式的论元角色上。此时,SENDEE 这一参与者由介词短语“to Lily”来表示,也就是说这一参与者角色没有在构式中

子部分,动词


图 2.4 子部分连接(引自 Goldberg 1995:78)另一个相关构式的一个特例(special case)时ncelinks,Ii)。Goldberg(1995)指出,当动词特殊的意义。该意义限定该构式中的结果—目crazy”)的意思,否则就无法进入该构式。如置的词语(“mad”“bonkers”“bananas”“c思,因此可以进入动结构式;而 b 句中的“sil思,因此无法进入该构式。动词“drive”词汇is drove Pat mad/bonkers/bananas/crazy/over the eris drove Pat silly/dead/angry/happy/sick.*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学生英语口头叙事语篇中动名搭配的历时研究[J]. 蔡金亭.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06)
[2]中国大学生英语形名搭配使用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J]. 蔡金亭,徐华珍.  现代外语. 2018(06)
[3]构式研究展望:构式、心理与语言加工——Adele Goldberg教授访谈实录[J]. 田臻.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3)
[4]母语迁移对中国大学生使用英语动名搭配的动态影响[J]. 蔡金亭.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01)
[5]从构式语法视角看语块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 高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2)
[6]第二语言加工:学科内容、研究方法及与二语习得的关系[J]. 蒋楠,范莉,乔晓妹,张辉,杨枫,吴诗玉.  当代外语研究. 2016(06)
[7]语言层迁移和概念迁移的研究方法[J]. 蔡金亭,李佳.  外语界. 2016(04)
[8]英语介词习得与概念迁移探究——以介词IN为例[J]. 李锡江,刘永兵.  外语学刊. 2015(06)
[9]在二语产出中判断母语迁移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J]. 蔡金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5)
[10]概念迁移研究的根本性问题(英文)[J]. Scott Jarvis.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04)

博士论文
[1]空间概念迁移:来自中国学习者英语状语和介词习得的证据[D]. 李锡江.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原型性和语际相似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in使用影响研究—概念迁移视角[D]. 徐庆利.山东大学 2015
[3]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 姚春林.中央民族大学 2011
[4]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D]. 马书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5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365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