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浅谈《伤寒论》罗希文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发布时间:2021-08-30 08:00
  1986年,罗希文先生第一次全面的翻译了《伤寒论》,该译本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享誉国内外。而《伤寒论》罗译本也成为中医翻译学者研究学习的宝贵材料,不断的探讨研究既使中医译者学习到罗希文先生的翻译理念与技巧,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这一译本由于时代限制所留下的一些小瑕疵。发现和完善原译本的不足,才能不断的推动《伤寒论》翻译的进步。而本文也从《伤寒论》罗希文译本中西医词汇的应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译文的"信"与"达"以及省译策略的选择四个方面提出了对该译本的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与中医翻译界的学者们一起探讨。 

【文章来源】:中国翻译.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伤寒论》罗希文译本中一些西医词汇应用的商榷
二、关于一些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商榷
三、关于个别译文是否通达与准确的商榷
四、关于译文中省译问题的商榷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仲景所用“火制”炮制法原貌的考证[J]. 朱雅凡,孙紫薇,屈会化,赵琰.  中医杂志. 2018(24)
[2]《黄帝内经》翻译批评现状研究[J]. 王娜.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3]严复的“信、达、雅”[J]. 朱海涛.  海外英语. 2010(08)
[4]从《难经》的记载推算《伤寒论》“两”的量值[J]. 傅延龄,刘小河,杨琳.  中医杂志. 2010(06)
[5]冗余信息与增译和省译[J]. 田艳.  中国翻译. 2001(05)
[6]《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 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程磐基.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12)



本文编号:3372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372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