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读后续写对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方位短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15:20
  空间方位表达是日常交流的重要话题,也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但是,空间方位在表达时涉及到多个英语介词,而且英语介词自身存在不同的语义,英汉方位表达也存在差异,因此部分学习者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目前,虽然已有学者指出学习者在习得空间方位表达方面存在难度,但很少有人探讨如何促进学习者习得空间方位表达。近年来,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的写作题型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对英语学习的促学效果也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因此,本研究试图将读后续写与英语方位短语的学习相结合,探讨读后续写是否能够促进英语方位短语的习得。本研究选取日照市某中职学校一年级两个班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为期一个月左右,采用的方法为教学实验法和访谈法,教学实验法过程包括前测、教学实验、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笔者将教学实验法收集到的数据和访谈数据相结合以探讨读后续写对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习得方位短语的影响。本文的三个研究问题是:1.与阅读任务相比,读后续写任务对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方位短语的习得有怎样的即时效应?读后续写任务的即时效应是否更显著?2.与阅读任务相比,读后续写任务对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方位短语的习得有怎样的延时效应?读后续写任务的...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读后续写对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方位短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学习者英语水平和任务对方位短语习得在即时后测中的交互作用表4.9延时后测交互效应检验源III型平df均方FSig.

短语,均方,学习者,交互效应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29图4.2学习者英语水平和任务对方位短语习得在延时后测中的交互作用根据表4.8,笔者发现在即时后测中,英语水平的均方为329.442,F=36.430,p=0.000<0.05,表明英语水平在即时后测中有显著的主效应。根据表4.9,笔者发现在延时后测中,英语水平的均方为359.754,F=55.798,p=0.000<0.05,表明英语水平在延时后测中也有显著的主效应。同时,笔者根据表4.8、表4.9和图4.1和图4.2分析了学习者英语水平和不同的任务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如表4.8的数据所示,F=22.275,p=0.000<0.05,结合图4.1,笔者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英语水平和任务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即不同的英语水平和任务在方位短语习得的即时后测方面存在交互效应。由表4.9呈现的数据可知,F=34.017,p=0.000<0.05,结合图4.2,笔者发现该组数据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即不同的英语水平和任务在方位短语习得的延时后测方面存在交互效应。4.2讨论本研究主要考察读后续写任务对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方位短语习得的影响。4.1小节围绕三个研究问题汇报了本次研究的实验结果,包括对前测成绩、即时后测成绩和延时后测成绩的数据分析,本节主要以上一节所得数据结果为依据,并且以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续促学英语关系从句[J]. 王启,王初明.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9(03)
[2]运用续作应当注意什么?[J]. 王初明.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9(03)
[3]读后续写协同效应对汉语二语学习的影响[J]. 王启.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9(03)
[4]“读后续写法”研究回顾与评介[J]. 李丽君.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9(02)
[5]续写任务中输入模式和语言水平对英语词汇习得影响研究[J]. 张秀芹,武丽芳,张倩.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2)
[6]读后续写在英语冠词学习中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 孙钦美,王钰.  外语电化教学. 2018(02)
[7]读后续写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影响研究(英文)[J]. 曾莉云,毛志成,姜琳.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7(03)
[8]不同体裁读后续写对协同的影响差异研究[J]. 张秀芹,张倩.  外语界. 2017(03)
[9]读后续写任务条件对二语语法结构习得的影响[J]. 辛声.  现代外语. 2017(04)
[10]读后续写对二语写作过程影响的多维分析[J]. 张晓鹏.  外语界. 2016(06)

博士论文
[1]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D]. 范彩霞.黑龙江大学 2016
[2]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 姚春林.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英汉空间方位词的认知语义对比[D]. 金黎.延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37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