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宾语隐形构式的认知特征与语用功能

发布时间:2021-12-29 02:47
  宾语隐形,即及物动词省略直接宾语,是动宾结构的一个特例,也是动宾结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的经验、情感、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宾语隐形是语用与认知因素共同促成的,构式形式与意义的配对与压制使其成为一个意义的完型结构,语用因素如礼貌策略、经济性原则、教化功能等从多方面都影响到此类构式的形成和固化。因此,从认知与语用互动的视角来研究宾语隐形构式,有助于深入理解宾语隐形的认知机制与语用特征,从而进一步加深动宾构式的研究。 

【文章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宾语隐形构式的认知特征与语用功能


宾语隐形构式语义与句法的互动关系(the implicit theme construction)

宾语隐形构式的认知特征与语用功能


sneeze的隐形主位构式(the implicit theme construction with sneeze)

宾语,语用


上面的例子中,例(12) gave与took后面都没有宾语,而这两个动词往往是要带上宾语的,此处重叠表达一种重复性的动作,动词的意义并不是确定的,宾语因而可以隐形,例(13)kill也是如此,具体宾语无需出现,只是表达的是老虎的一种习惯,例(14) chop的意思是:用小刀刻画,宾语隐形但可以大概预测出来;例(15) murdered一词表明说话人对这个马屁精的一种强烈的态度:“谋杀就是犯罪”,当然谋杀的对象在此是泛指的、不确定的,例(16) steal、rob形成对比焦点,表达作者的一种态度,“偷”比“抢”性质上要轻一些。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宾语隐形实际上是认知与语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图式表示如下:上图为非凸显宾语构式,构式中宾语隐形用?表示,是可以恢复和复原的,图中最顶端是构式的语用制约。人们在生活中往往都是以经验为基础来理解语言的,宾语隐形构式的存在,说明了人类认知的活动是建立在人类身体体验的基础之上的,语用制约说明此类构式来自于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宾语隐形的预设机制与认知识解[J]. 魏在江.  外语教学. 2010(06)
[2]宾语隐形时的语义与语用特征[J]. 刘正光.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01)



本文编号:3555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55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