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用身份框架下的论辩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00:56
  语用论辩话语研究大多强调论辩话语的重构和评价,却忽视论辩双方动态建构的身份(即语用身份)对论辩过程和论辩策略的影响。本文将语用身份的概念融入语用论辩学理论,建构基于语用身份的论辩话语分析路径,考察刘欣在与Trish Regan跨洋电视论辩中的身份建构情况,阐述语用身份建构对论辩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刘欣动态建构了两种语用身份:论辩正方的默认身份和多重变异身份。在论辩过程中,动态语用身份建构对实施恰当的言语行为、驳斥反方立场、维护正方立场、消除意见分歧起到积极的作用。语用身份的融入增强了论辩话步的合理性、策略操控的实效性和立场可接受度。 

【文章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语用身份框架下的论辩话语研究


刘欣―Trish电视论辩交际框架

身份,语用,动态,立场


可以看出,根据论辩交际需求,刘欣策略性地选择变异身份,建构恰当的语用身份表达立场和观点,合理调控论辩策略,实现论辩目的。刘欣通过建构论辩机构性默认的正方立场身份,提出系列举证,反驳反方的观点,捍卫正方立场;受论辩目的驱动建构变异身份,包括群体身份(中国权益维护者、中美合作推动者、中国形象维护者、贸易争端调停者)、个体身份(英语学习者)以及人际身份(交际互动同伴)。刘欣的语用身份呈现共时性和历时动态交互性,她在论辩的四个阶段保持规约程序性正方身份,同时选择性动态建构变异身份,采用组合式论证方式进行举证,如下图所示:纵观论辩进程,刘欣顺应论辩交际语境,根据论辩需求选择话语方式,动态性、交替性地选择建构默认身份或者变异身份,调控论辩策略,最大限度地维护立场观点,实现论辩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与美国主播翠西·里根“辩论”前后[J]. 刘欣.  全球传媒学刊. 2019(03)
[2]论辩理论视域下的新闻学研究:一种语用论辩术的进路[J]. 杨颖.  国际新闻界. 2017(12)
[3]语用论辩学:一种论证理论[J]. 弗朗斯·H·范爱默伦,熊明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媒体外交话语的语用论辩研究[J]. 吴鹏,陆品超.  外语教学. 2017(01)
[5]从“批判性讨论”的理想模型到具体情境中的论证性会话——“语用论辩术”论证理论的逐步发展[J]. 弗兰斯·范·爱默伦,谢耘.  逻辑学研究. 2015(02)
[6]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J]. 陈新仁.  现代外语. 2014(05)
[7]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 陈新仁.  外语研究. 2013(04)
[8]论辩的语用辩证理论研究与实践[J]. 张树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09)
[9]语用论辩术——一种批判性思维视角[J]. 熊明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本文编号:3561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61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