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基于激光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甲鱼油挥发性成分

发布时间:2021-11-15 11:41
  为开发甲鱼油,对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加热辅助解吸附(HAD)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检测甲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耗时长、解吸附不充分等不足,利用激光促进挥发性物质快速释放的优势,建立新型高效、简便的激光辅助(LID)方法,使甲鱼油挥发性成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释放。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佳操作技术参数为:激光功率10 W,照射时间5 min,样品添加量3 g。从甲鱼油中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特征风味化合物有壬醛、己醛、庚醛、2-壬酮、2-十一酮、1-戊烯-3-醇、己醇等。与HAD相比,该方法的萃取时间从原来的30 min缩短至5 min,且检测到的有效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多。方法可行性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回收率。本研究结果对快速检测液体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2020,20(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激光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甲鱼油挥发性成分


照射功率对挥发性成分萃取率的影响

挥发性,萃取率,成分,己醛


在油脂中,醛类化合物具有脂肪味、鱼腥味、青草味等,主要来自脂质氧化降解。一般地,醛类的感觉阈值比其它化合物低,且具有气味加和作用,微量存在时也会对整体风味产生较大的影响[26]。甲鱼油中含有10种脂肪醛(己醛、戊醛、(E)-2-己烯醛、壬醛、庚醛、(E,E)-2,4-庚二烯醛、辛醛、癸醛、1-十二碳烯-3-醛、2-乙基丁烯醛)及1种芳香醛(对甲基苯甲醛),这些物质可能是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降解后所形成的过氧化物的裂解产生的,其中,己醛的含量最高(1.36%)。己醛是亚油酸氧化酸败的重要特征产物,具有鱼腥味、青草味,且感官阈值低,仅为4.5μg/kg[27];壬醛含量次之(0.83%),其是油酸的氧化产物,具有脂肪味、鱼腥味,其阈值为1μg/kg。己醛、壬醛含量越高,甲鱼油鱼腥味越强烈。图3 样品添加量对挥发性成分萃取率的影响

挥发性,萃取率,添加量,风味


图2 照射时间对挥发性成分萃取率的影响醇类化合物主要是由醛类、糖类及氨基酸的氧化还原而产生,也可是源于脂肪酸二级氢过氧化物的降解或羰基化合物还原[28]。醇类可分为饱和与不饱和醇类,因不饱和醇类的感觉阈值更低,其对整体风味的贡献更大[29]。1-戊烯-3-醇是亚油酸的氢过氧化物降解产生,是主要的不饱和醇类化合物,具有鱼腥味等特征风味[24]。甲鱼油中1-戊烯-3-醇含量为1.23%,且阈值为400μg/kg,对整体风味具有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光功率对不锈钢表面清洗效果影响的研究[J]. 陈国星,陆海峰,赵滢,张惠炜,魏少翀,季骅,吴树辉,史一岭.  光电工程. 2017(12)
[2]基于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鱼油挥发性成分[J]. 陈娜,陈小娥,方旭波,王明月,袁高峰.  中国粮油学报. 2017(10)
[3]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长对激光破岩的影响[J]. 李士斌,李可心,张立刚.  能源与环保. 2017(03)
[4]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方法优化[J]. 张秀蓝,任立军,杨文龙,郭婧,吴忠祥,董亮,杜兵.  环境化学. 2017(03)
[5]基于电子鼻和SPME-GC-MS联用分析脆肉鲩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J]. 荣建华,熊诗,张亮子,谢淑丽,熊善柏.  食品科学. 2015(10)
[6]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开发[J]. 王欣婷,崔明,高冬.  品牌与标准化. 2015(04)
[7]中华鳖产品种类及主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J]. 王扬,张海琪,周凡,李诗言,陆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12)
[8]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石化领域的应用[J]. 刘逸,王国清,张兆斌.  石油化工. 2014(10)
[9]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黄鳍金枪鱼肉的挥发性成分[J]. 王霞,黄健,侯云丹,王求娟,陈义方,夏静波,苏秀榕.  食品科学. 2012(12)



本文编号:3496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496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